1 |
學校歷史與歷史記憶 - 戰後校史撰寫之析論江佳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895年日本殖民臺灣,由於殖民統治需要,臺灣進入近代教育制度的時代。為同化臺灣人,日本人在臺灣所設立的近代普通教育制度主要是以初等教育為主,師範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並非專為臺灣人所設立,主要乃是便利日人在臺升學就讀,順帶籠絡臺灣人。是故,當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時,初等教育不論是在學校或是教職員生的數量與其他三者比例懸殊。這樣的比例,也影響到之後學校撰寫歷史時,對於學校歷史記憶的呈現。由於戰後國民政府自行宣布臺灣人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將臺灣納入中華民國的統治之內,使得臺灣的教育制度也納入中華民國的教育制度中。因臺灣先後被兩個不同國家所統治,導致了戰後臺灣學校對於學校歷史的書寫有特殊的現象產生。
教育乃為百年大計。然而戰後臺灣的教育史研究,有一度是向中國教育史傾斜,將臺灣納入中國的教育圈中,不但失去臺灣自身的主體性,也扭曲了臺灣教育史的面貌,這樣的情況直到解嚴之後才逐漸改善。而前述這樣的教育歷史,除了出現在學界的教育史之外,也透過教育,向下傳遞到各級學校對於學校歷史的書寫。透過文獻的探索,可以看見臺灣學校為慶祝校慶所出版的刊物,不論是戰前戰後,雖然皆呈現多元的樣貌,然而當中皆帶有執政者欲傳遞的政治意識型態。掌握學校出版品意識型態的呈現,除了學校當局之外,便是撰寫者的歷史意識。由於撰寫者人數的多寡、身份的差別,導致學校歷史記憶在被選擇的時候有所差異。
從各級學校對於學校歷史的撰寫情況當中,可以知道戰後學校的歷史撰寫深受政治力的影響,因而出現了一些書寫的特殊現象,其中包含了對於日治時代的學校歷史有所切割、遺忘或忽視;除此之外,另有一種在臺灣重新建立,卻移植中國大陸的學校歷史。而影響前述這些學校歷史撰寫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執政者藉由政治力的影響,透過學校歷史的書寫,試圖重置臺灣人的集體記憶,進而聯繫臺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消彌臺灣的主體性。然而,群眾身體的記憶在威權政治力消退之後,逐漸恢復,學校的歷史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漸漸恢復了原先該有的歷史記憶。
|
Page generated in 0.017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