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黨國的選擇:「組織創造」與「組織改造」--中國地方黨政機構與社會組織的互動 / The choice of Party-St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local government

馬浩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討論地方黨政機構對當地社會組織的治理動機及治理行為,以「統合主義」結合「國家能力」作為理論工具,觀察中國現階段地方黨政機構與社會組織互動的實質情況。本文認為,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目前處於國家統合主義的大架構下,地方黨政機構及官員在對經濟性中介組織進行治理時,其主要理性來自於「幹部責任制」 ,官員為確保自身政治前途,而會極力設法達到上級政府訂定的經濟指標──如「經濟增長」及「財政收入」──因而會產生「增強治理能力」和「延伸治理邊界」兩種動機,對合乎其要求的社會組織進行選擇性的治理行動,即「組織改造」或「組織創造」。文本同時提出,在地方層級,「黨」與「政府」的角色有所分化,地方政府會基於「增強治理能力」的動機,選擇是否創造一個社會組織;而地方黨組織則會基於「延伸治理邊界」的動機,決定是否將已存在的社會組織納入管制範圍,其前者是經濟性的動機,而後者則是政治性的動機,二者分別決定了政府部門與黨組織的行動方式。至於受到選擇的社會組織,因處於國家統合主義的制度環境下,通常會與政府合作作為交換利益的方式,而雙方互動的方式則是以社會資本為媒介進行的組織資源移轉。

Page generated in 0.019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