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呂碧城詞研究 / The Study of Lu Bi-cheng's Ci poetry

李郁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晚清女詞人呂碧城﹙1883-1943﹚是晚清民初一位特殊且才氣橫溢的女詞人,她曾興辦女學,編輯報刊,推展護生工作,並以自身之能力遊歷歐美,將所見異地風光一併入詞。在中國新文學運動的發展下,堅持舊文學創作,以舊文體書寫各式創新的詞作題材,為清代女詞人發展劃下一燦爛尾聲。本論文除緒論及結論外,正文共計五章,大致以下列五方面做為闡述核心。   其一,透過呂碧城身分與流動的空間觀看其一生,從她參與報刊、興辦女學以及加入社團來看近代女性如何進入公共空間,以及概述其生平交遊。   其次,從呂碧城的詞作特色部分進行探究,探析一個走在時代尖端的新女性,如何使用舊文體表現其個人情懷、旅居異鄉的情感與鄉愁,以及如何調動大自然的空間與中國神話典故顯現婦女跨越邊界的進程,中年後皈依佛法,又是如何運用舊文體進行戒殺護生的創作。   其三,專論其為數眾多的海外新詞,探討其如何書寫歐美風光及所見所感,以及於詞作中抒發之故國情懷、所寄寓之情感,並藉由夢境書寫這一類題材探論呂碧城內心世界。   其四,綜論呂碧城在藝術技巧及風格創新上之突破,論述其如何將詞之視野擴大,將女性詞由閨閣中走出,甚至走出中國,替女性詞開拓一嶄新詞境。   再者,綜合對呂碧城題材及創作技法的歸納,運用接受美學理論,由文化背景、生命經歷的同情共感下,論述呂碧城對李商隱詩的接受,以及在詞作內容及藝術技巧上對李商隱詩的繼承。   最後,本論文研究目的為對呂碧城之詞作進行整體研究,冀能重新發掘呂碧城於近代詞史上之意義與價值。

Page generated in 0.02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