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物以稀為貴?----消費者獨特性需求初探性研究鄭芯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現代化及西方色彩濃厚的台灣,消費者購物時除了實用功能,表現自我
的形象及與眾不同的需求越來越高,消費者以消費來表現自我,物質成了表現個人獨特性的媒介。Snyder and Fromkin(1977)的獨特性理論為「當自我概念的獨特性受到威脅時,一個人與他人不同的需求會被某些動機撩撥起來。」因此當環境與物質水準日漸相同的時候,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就會想要找尋一些與眾不同的商品來表現自我,滿足心中那塊與他人不同的獨特需求。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1. 探討台灣消費者之獨特性需求高低程度與性質。
2. 探討國外針對獨特性需求之量表在台灣的適用性。3. 針對不同獨特性需求心理與行為做分析並提出行銷建議。4. 分析獨特性需求對商機上運用的可能性及其方式、情境。
研究中採用心理及行為之獨特性需求量表,經過訪問及前測、量表純化後
做出合適的問卷,在網路上發放,最終樣本為444 份,研究中先以因素分析方式,找出獨特性需求的概念,在以集群分析找出台灣消費者獨特性需求的不同型態,並對每一集群找出5 位受訪者,深入了解其心理需求及平時行為習慣,以提供行銷建議。
本研究共粹取出三個因子:「創意個性」、「相對差異性」、及「顛覆群」。以及三個集群:「自主從眾族」、「創意表現族」、「搞怪避同族」。三集群在「創意個性」上有顯著差異,以創意表現族最高,搞怪避同族次之,自主從眾族最後;在「相對差異性」及「顛覆不群」因素上,搞怪避同族分數最高,其餘兩族群都偏低。
訪談的結果顯示,自主從眾族雖獨特性需求不高,但仍會受一點小小的設計變化吸引;創意表現族注重質感與設計,喜歡DIY;搞怪避同族喜歡獨一無二的商品,不怕奇特,特殊限量的最好,非常介意與人撞衫。因此,在行銷策略上,建議在小設計上做變化,運用少量多樣的商品變化或是限量策略,名牌設計師合作或是DIY 策略也可以用在獨特性行銷訴求上。此外,獨特性需求在消費上的意義及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也在後面一並討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17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