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積跬步致千里:中國大陸城市基層選舉的動員參與

陳奕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社會控制的放鬆,制度的調整與創新,種種改變無不成為中外學者對中國大陸民主化前景引頸期盼的研究焦點。當中國大陸面對多種民主化路徑選擇下,「選舉」無疑是備受學者關注的一環。1998年起,「直接選舉」在城市基層社區的推動,成為中國大陸基層民主發展的一個新階段。而西方的現代化理論更將城市視為「民主發展的搖籃」,其高度的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帶動公民社會之萌生與民眾政治參與的需求。因此,選舉在城市的發展為觀察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重要標的。 有鑑於「民主選舉」具有的政治賦權意義,社區居民委員會推動的直接選舉,雖仍存在國家主導的問題,但選舉機制的修改,讓選民能自由參與、自由選擇,以及開放候選人的推薦。因此,選民是否能在此機制之下,透過居委會選舉的參與,培育出更強的政治意識,或透過選舉議題激發社區公共意識的萌芽,發展抗衡國家的社會力量?本文經由2003、2006兩屆上海居委會選舉為研究案例,探討社區居民的選舉參與情況,以「政治功效意識」和「社區意識」作為分析選民選舉參與態度之架構。 研究結果發現,城市社區選舉參與程度愈高者,其政治功效意識與社區意識均得到提升,但低度參與的社區居民兩方面的效果則不顯著。顯示,基層社區國家動員下的選舉參與,有助於部分社區成員強化其政治功效意識,以及激發社區意識的我群觀念。而選舉作為中國大陸基層社會自主力量的訓練,將可能有助於培養城市居民具有更高的政治參與能力,以及可能產生的非預期政治改革後果。

Page generated in 0.013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