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1
  • Tagged with
  • 3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上古至中古神仙形象的轉變

黃怡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道教成立的確切時間,說法莫衷一是,大致上學界目前肯定道教大約形成於東漢晚期,然而在此之前「神仙」信仰早已在戰國中晚期便已萌發,甚至西漢時期,無論官方帝王求僊,或是民間喪葬帛畫、銅鏡等等,都顯示神仙思想盛極一時。而早期道教的成形基本上是源自於秦漢時代的信仰體系上,帶有濃厚的民間性格與巫風色彩,然而道教作為一制度化的宗教,有意識地將原本屬於民間宗教的要素加以改造,雖然有時候要區分道教、民間宗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四至六世紀時,人們由民間宗教的信徒轉換身份成為道教徒,乃是因為他們在道教那裡找到他們所習慣的諸種要素,而這些要素被昇華,納入了一個更牢固,且組織更嚴密的框架之中,神仙信仰正是其中的一環。 我們主要藉由幾個面向來觀察神仙形象的變遷,得道的方式、外在的形貌、山林隱逸的形象、社會形象等等,透過一些問題的釐清,我們最終的論題是著重在整體的神仙形象之上,試圖在時間序列中,視中國宗教為一個整體,以神仙為中心,來觀察神聖、世俗世界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影響,並且試圖找出其中是否有任何隨時變遷的現象。 上古至中古的神仙整體形象上的變遷來看,其實我們可以觀察到雖然神仙一直都是代表著對於此世的超脫,然而在神仙形象的建構上卻出現一種重大的轉變,學習、道德、外貌、階級,乃至於社會關係上,神仙都顯得越來越與凡人無異,他們非但要汲汲於學習、積善,甚至對於衣服穿著也有一定的限制,且也受限於其他地位更高的仙人,甚至還有各自負責的工作,乃至於為人解決問題,事實上這種對神仙形象的想像,都凸顯出神仙的「人化」問題,雖然原本人們便設想神仙是由人而成的,但是人之所以追求成仙,正是在於其無拘無束,長生逍遙之上,是人們對於塵世秩序的一種反抗,也是企圖將人生美好的享樂永遠留存的希望之上,正是這種祈求能夠脫離各種痛苦、拘束的現實,企求一個更美好的生命形式,才使得人們汲汲於成仙,然而實際上對於神仙形象的建構,實際上呈現出另一種「人」的姿態,所不同的似乎只有所存在的地方不同,或是特殊能力的擁有與否罷了,其他方面人與神仙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也許這正印證了一句「並非神造人,而是人造神」吧!
2

唐代女仙傳記之研究--以《墉城集仙錄》為主的考察

吳碧貞, Wu, B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中国養生思想の近世的な展開 ―朱権の養生思想を中心に―

劉, 青 25 May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2670号 / 人博第956号 / 新制||人||227(附属図書館) / 2020||人博||956(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文明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佐野 宏, 教授 武田 時昌, 教授 道坂 昭廣, 教授 太田 出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Page generated in 0.02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