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組織寬裕資源、創新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關連性研究–以台灣電子產業為例 / The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 Case Study of Taiwan Electronic Industry張在今, Tsai-Chin,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創新,是近年來全球經濟的重要活動之一;對於過去多著重於代工價值活動的台灣電子產業而言,更是必須向未來邁進的一項關鍵策略活動。過去研究中指出,組織實驗的氛圍及創新的文化,為促進企業中創新的關鍵影響因素,而組織寬裕資源的存在,將能夠讓組織保有實驗之精神及文化;本研究整合過去學者在組織寬裕資源、創新及組織經營績效間的研究,對此三變數間之路徑影響關係,提出一架構模型。
本研究組織寬裕資源之定義及衡量方式採用Bourgeois & Singh (1983)所提出之三類型組織寬裕資源(可取得寬裕資源(Available Slack)、可回復寬裕資源(Recoverable Slack)、潛在寬裕資源(Potential Slack));本研究對創新,採用Lumpkin & Dess(1996)的觀點,創新為組織對於新意念、新奇性、實驗性、及創造過程的經營及支持,而其結果將產生新產品、新服務、及新的科技。本研究採用國內電子產業為研究樣本,研究期間為2003年至2005年,並藉由結構方程模式取向(SEM Approach)的路徑分析的統計方法,對本研究模型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指出,在研究期間內國內電子產業在可取得寬裕資源與創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可回復寬裕資源與創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創新對獲利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2 |
財產權的設計對事業成長發展的影響-以多店組織企業為例 / The influence of property right design on business growth-the case study of a multiunit enterprise楊舜慧, Yang, Shu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臺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對臺灣經濟的成長有著實的貢獻。但是,中小企業的規模和資源有限,如何在維繫企業生存之後,妥善協調和分配現有資源和組織內外未充分利用的寬裕資源,追求企業成長發展,將是企業經營者必須面臨的重大挑戰課題。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方法,經由實證型(Positivist)的個案分析,深入地探討「組織寬裕資源的組合」與「事業成長發展的績效」之間複雜的關係。研究對象是以「多店組織企業」(Multiunit Enterprise)為研究標的,從企業集團和新餐飲品牌事業部的研究視角,將每開展一家新分店視為一個新事業的成長擴張,觀察其新分店的「組織寬裕資源的組合」過程。
本研究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成長企業,臺灣本土餐飲業龍頭「王品餐飲集團」進行分析,觀察其「財產權設計」對「組織寬裕資源組合」的影響,並且對照另一個臺灣餐飲公司「展圓國際」作為比較,驗證理論架構和進一步歸納推論提出研究假說。
本研究發現,「組織寬裕資源」無法客觀衡量,必須透過組織資源「潛在效能」的再利用,才能顯示出「寬裕」資源的概念和使用價值。在新事業的資源組合過程中,「組織寬裕資源」經由「財產權設計」,提供資源擁有者適當的報酬誘因,將資源由「支出的費用」轉變為「投入的資本」,可以改變不同資源類型的「資源屬性」和「交易屬性」,有效率地組合組織內外未充分利用的寬裕資源,降低事業成長擴張所需資源的取得和建構成本。然而,新事業的資源組合方式千變萬化,若「財產權的設計」可以同時考量「資源財產權的劃分」和「組織財產權的界定」,使得構成組織統治權的正當性來源之三種資源(實體和金融資源、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愈容易「相結合」於組織成員,達成共同統治組織資源的形式,將有利於驅動事業的成長發展。
本研究的理論貢獻在於整合「資源基礎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的觀點,提出「財產權理論」的整合性架構,並且連結「資源財產權的劃分」和「組織財產權的界定」,這兩個財產權分析層次的研究缺口,說明「財產權設計」對「組織寬裕資源組合」和「事業成長發展」的影響。本研究的實務貢獻在於,提出「財產權設計」的原則,可以應用到企業的資源締約和組織治理結構的安排。
|
Page generated in 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