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經營發展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鍾昀圻, Chung,Yun C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92年朱宗慶秉著「演奏、推廣、教學、研究」的目標,成功的將打擊音樂從表演舞台延伸到生活教學形式上,正式成立-「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為國人首創之打擊音樂教學系統,也是第一個由表演藝術團體設立的體制外教育系統。直至今日近二十年間,體制外打擊樂教學中心陸續成立,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甚至拓展至海外開設教學中心,初估全台灣學習過打擊樂的人數超過十五萬人。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何以成為可能?」此為本論文發問的起點,以時間的推進為主軸,透過相關文獻的分析與對照經營管理理論,試圖從中抽絲剝繭找出背後的一些關鍵因子。經由本論文對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之通盤研究後,最後對「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何以成為可能」之原始提問做出整理與歸納並提出未來發展之建議。 本論文首章論述發想過程,同時說明採行文獻分析及深入訪談之研究方法,並確定研究重點為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之經營管理發展層面。第二章說明打擊樂及體制外音樂教育的發展概況,另外針對體驗行銷、藍海策略、組織變革等相關管理理論進行文獻分析,最後提及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二十年來的大事紀,並搜集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之相關期刊論文研究,做為接下來對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發展的討論基礎。 第三章至第五章詳細論述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的發展歷程,筆者依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創辦至今之重要轉折及事件,將其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992-2002之創辦紮根時期,此階段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從無到有,教學中心於全省快速拓展,全盛時期有三十二間教學中心,可謂為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開疆拓土的重要階段;第二個時期為2002-2005之轉變期,由於2002年發生了系統分裂危機,促使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進行組織重整,結合了朱宗慶打擊樂團與擊樂文教基金會的資源,成立朱宗慶打擊樂團隊,開啟了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另一個新紀元;第三個時期為2006年迄今,全面開拓海外市場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陸續於澳洲與中國大陸成立了海外據點,為「立足台灣、放眼國際」這個願景邁開一大步,自此走向國際。 第六章則歸納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發展之天時與地利,以及創辦人朱宗慶個人的時代性角色、風格與做事的態度等,皆創造出獨特的朱宗慶精神。接下來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如何延續朱宗慶精神,將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且未來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將不再是唯一的打擊樂教學系統,面對少子化的危機與團隊老化問題,筆者認為唯有持續不斷的創新、精進專業提昇服務價值並保有熱情的心才有機會讓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得以朝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願景繼續邁進。
2

畜牧業以綠能生態循環模式在大陸的經營發展研究 - 中華綠能公司個案為例

劉哲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人口快速成長至七十億,且未來可能正成長到90億,糧食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若不儘快研究對策,只一味從事經濟成長是不理性的。2011年索馬利亞有30萬人餓死,全球玉米價格也上漲60 %,扣除人為因素的炒作外,耕地減少、溫度效應下欠收嚴重、養殖生畜與人爭食,都是造成糧食短缺的原因。如果能以「農產廢棄物轉換成動物日糧」、「廚餘轉換成綠能發酵飼料」的概念來研究農牧業的經營策略,比僅單方面提高農產量會來的更有效益。 因此,本研究期望能將個案的實際成果作為複製的樣板,進行完整而有效的探討,瞭解如何用最低成本來建構此模式,並運用策略為個案找到成長的機會,及如何複製到中國大陸二十五省,降低進入門檻,用有益微生物數以億萬計的優勢為人類服務,同時也為個案公司創造出新的機會及策略。 本論文以綠能發酵各種人類廢棄物之研發,營運經營管理的實際參與,對應「三化」(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和生態循環示範基地的經驗,整理分析討論,回饋農牧業界及台灣、大陸政府回收創能政策的機構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97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