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西谷啟治論虛無主義與空 / Nihilism and Emptiness in Philosophy of Nishitani Keiji

謝宛汝, Shie, Wan Z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本京都學派的西谷啟治曾表示,對他而言其哲學的根本課題就是「通過虛無主義的虛無主義之超克」。然而,「虛無主義」一詞並非單純只表示某種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時所產生的「虛無感」;在哲學上它還指向在特定時期,即產生於19世紀歐洲地區的精神危機,以及試圖解答此危機的各種哲學思想。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既然虛無主義是歐洲所產生的思想產物,為何會成為身為日本人的西谷啟治的哲學起點?虛無主義與西谷啟治的思想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若從外在的動機而論,雖然歐洲虛無主義並非產生於東亞,然而對西谷啟治而言,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盲目追求西化的結果,導致自身的精神與文化的傳統被忽視,逐漸地失去生命力。同時對於西化的嚮往也反過來導致了自我厭惡。如何在這西化的潮流中,回顧自身的傳統,找到自身的定位,同時得到內在的安心,從而迎向未來,就成了西谷對歐洲虛無主義的關注動機。此外,西谷啟治選擇了禪佛教作為他的解答:從禪佛教的立場,重新檢視歐洲虛無主義產生的原因,並且對西方的種種哲學思想提出批判。
2

俄國知識份子的崛起與沒落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ussian Intelligentsia

凃苑容, Tu, Yuan R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分五章,第壹章介紹論文研究途徑—新歷史主義。第貳章說明俄國知識份子的定義與特質,更介紹了俄國知識份子誕生的背景。彼得大帝的西化政策為俄國第一次與西方文明之衝突,其改革不僅為俄國帶來進步的正面影響,亦為百年後俄國知識份子分為兩派(斯拉夫派與西歐派)之肇因。彼得以外,凱薩琳大帝崇尚啟蒙思想,將自由開明之風氣引進俄國,卻因見法國革命而心生畏縮,旋即全面箝制國內思想,造成知識份子反彈。1825年知識份子起義要求改革,起義之敗導致沙皇高壓統治人民,卻意外使知識份子奮起討論救國之道,遂出現三代知識份子。 第參章討論三代知識份子思想之演變與代表人物。十九世紀俄國知識份子先接觸法國啟蒙思想,後又領受德國浪漫主義,以及多位德國哲人如康德、黑格爾等人之影響,此流變可由三代知識份子身上窺見端倪。知識份子發展到後來,出現激進的民粹主義份子,此一力量對推翻帝俄,建立蘇聯政權貢獻不小。 二十世紀初期,由於革命、內戰、世界大戰等因素,俄國知識份子不僅分為國內派與僑民派,各自亦有獨立的文化發展。此為第肆章討論重點。留在俄國境內的知識份子歷經白銀時代的璀璨、蘇聯文藝政策的限制,以及三○年代的大整肅,文化發展欲趨呆板僵化,直至戈巴契夫改革始恢復生氣。僑民知識份子一流亡時間不同又分三代,在蘇聯文化因迫害而沉寂時,僑民不僅負起保存傳統之責,亦各自在國外大放異彩。布寧(И. А. Бунин, 1870-1953)、夏卡爾(М. З. Шагал, 1887-1985)、茨薇塔耶娃(М. И. Цветаева, 1892-1941)、納博科夫(В. В. Набоков, 1899-1977)、索忍尼辛(А. И. Солженицин, 1918-2008)、布洛德斯基(И. А. Бродский, 1940-1996)等,皆為代表人物。 第伍章為結論。俄國知識份子在彼得大帝與凱薩琳大帝的西化努力下,正式崛起於十九世紀。然二十世紀因政治影響,其擁有的社會力量與地位漸趨沒落。解體後,此一力量雖力圖復甦,但短時間難恢復以往影響力。

Page generated in 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