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敦煌文學中之諧隱研究

楊明璋, Yang, Ming-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是從諧隱的角度來重新檢視敦煌文學,一如從民間、宗教、地域等角度來探討敦煌文學一樣,看看敦煌文學作品反映了什麼樣的諧隱文化,傳統社會的諧隱文化又帶給敦煌文學什麼樣的影響,同時也試著為那些文本屬性仍存有歧見的作品,尋找其他的解決途徑。而有關敦煌文學的諧隱性之討論,仍按作品的功用,分為以文為戲、以文化俗、節慶儀式、講唱伎藝等四種不同的類型來進行。研究的成果大要如下: 1.敦煌文學是反映寫本時代、一般文化、著重實用的文學。 2.諧隱含蓋了滑稽、詼諧、機智、幽默等概念。 3.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的文士諧隱之主要生成場所,有從宮廷逐漸走向書齋,乃至於廣場的趨勢。 4.以文為戲諧隱:〈駕幸溫泉賦〉、〈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王道祭楊筠文〉等等都是繼承過去文士以文為戲傳統的產物。 5.以文化俗諧隱:王梵志詩、〈孔子項託相問書〉、〈茶酒論〉、〈晏子賦〉等等作品的諧隱,是以啟誘童蒙、化導世俗為主要的訴求。 6.節慶儀式諧隱:障車詞、〈下女夫詞〉、驅儺詞、上梁文等作品的諧隱,都是因應節慶儀式而生成的;而常見於這些作品中的“兒郎偉”一詞,應不是曲調名,而是用以引領、激勵、提醒參與節慶儀式的兒郎賣力行事的儀式用語。 7.講唱伎藝諧隱:講唱文學中的諧隱,以點綴穿插式居多,藉以稍舒緩、取悅聽者的情緒;而屬首尾貫串式者雖不多,但又往往成功地塑造了令人捧腹或不齒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它們皆仍不離寓教於樂的思維。另外,〈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末尾的九首詩,當是善合生雜嘲的伎藝人所為。 8.敦煌文學中,不論是具書面文本傾向的以文為戲、以文化俗的諧隱,或者是有口頭表演特質的節慶儀式、講唱伎藝的諧隱,均是以書齋與廣場為其主要的生成場所,尤其是廣場。

Page generated in 0.02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