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受助者負債感之內涵與其前因後果之探討 / 以組織內的受助事件為例

林宜旻, Lin,Yi 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負債感」是一般人受助後常見的反應,目前有關負債感的研究,大都承襲Greenberg(1980)的負債感理論(theory of indebtedness)並將「負債感」視為單一概念,也就是負債感只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差異。為了澄清負債感的內涵,研究一針對八名組織員工進行深度訪談,該研究請受訪者回憶自己過去的受助經驗與感受。研究結果顯示,負債感至少可以區分成三種性質:情感性、工具性及威脅性。從研究一的訪談資料中研究者也發現,人們受助於不同關係(情感水準、角色地位)的施助者,其負債感受似乎不太相同。此外,不同負債感所引發的回報行為似乎也有些許差異。 承續研究一的發現,研究二與研究三繼續探討受助者的三種負債感與其前因變項(情感水準及角色地位)和後果變項(回報行為)的關係。研究二採用問卷調查法收集組織成員「實際」的受助經驗,有效樣本為259名組織員工。本研究將情感水準區分為「很好」、「普通」與「不好」。「角色地位」分成「主管」、「平行同事」及「部屬」。驗證前因變項與負債感的關係時,本研究採用共變數分析(ANCOVA),獨變項為「情感水準」與「角色地位」,依變項為三種負債感,控制變項為「動機歸因」等八個可能影響負債感的因素。關於負債感與後果變項的關係,本研究以階層複迴歸分析進行研究假設的驗證,預測變項為三種負債感,效標變項為「情感回報」、「等量回報」及「短期回報」,研究二的結果顯示: 一、負債感與前因變項的關係 1.「情感水準」在三種負債感都有主要效果。 2.「角色地位」在情感性負債感有主要效果,但是,在其他兩種負債感的主要效果並未達顯著水準。 3.「情感水準」與「角色地位」在情感性負債感有交互作用。 二、負債感與後果變項的關係 1.情感性負債感與「情感回報」呈正相關,與「等量回報」及「短期回報」無關。 2.工具性負債感與「情感回報」、「等量回報」及「短期回報」呈正相關。 3.威脅性負債感與「情感回報」無關,與「等量回報」及「短期回報」呈正相關。 研究三以「情境故事實驗法」重複驗證研究二的假設,該研究的樣本為455名組織員工。由於研究二的結果顯示,控制變項「動機歸因」與負債感有很大的關聯。因此,研究三除了重複驗證研究二的假設之外,還將動機歸因這個因素一併納入探討。本研究驗證前因變項與負債感的關係時,採用變異數分析(ANOVA),獨變項為「情感水準」、「角色地位」及「動機歸因」,依變項為三種負債感。驗證負債感與後果變項的關係時,是以複迴歸分析進行,預測變項與效標變項同研究二。研究三的結果顯示: 一、負債感與前因變項的關係 1.「情感水準」在三種負債感都有主要效果。 2.「角色地位」在三種負債感的主要效果均未達顯著水準。 3.「情感水準」與「動機歸因」在情感性及威脅性負債感有交互作用。 二、負債感與後果變項的關係 1.情感性負債感與「情感回報」呈正相關,與「等量回報」呈負相關,與「短期回報」無關。 2.工具性負債感與「情感回報」、「等量回報」及「短期回報」呈正相關。 3.威脅性負債感與「情感回報」呈負相關,與「等量回報」及「短期回報」呈正相關。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發現,研究二與研究三的結果大致相似,在研究討論的部分,研究者針對區分三種負債感的合理性及其與前因後果的關係進行討論。最後,對本研究的限制、未來的研究方向與實務應用的建議提出說明。
2

求助於內外團體垂直與水平關係對象的事件與感受---以大學生為例

黃怡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目的在於探索求助者面對多種求助情境下向「不同關係對象」求助的意願與求助感受。研究者選取大學生為樣本,研究問題為一、一般大學生求助於五個重要關係對象的事件是否不同?二、一般大學生求助於五個重要關係對象時,所產生的感覺是否不同?三、影響「選擇特定求助對象」的因素是否不同? 研究者於前置研究中以開放性問卷收集24名大學生對「重要關係對象」的求助事件與求助感受,並根據前置研究的資料編製量化問卷施測於266名大學生。 研究結果顯示,向重要關係他人求助時,「感恩與情感」、「自尊感受」與「負欠感」是求助者感受的重要面向。求助感受經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後顯示,一般大學生需要求助於五個重要關係對象時,在三個感受面向上的強度確有不同:向「家人」求助時「感恩與情感」和認為「負欠感」相較於向「家庭外關係對象」求助時要低,而面對「地位較尊」的關係對象,喚起的「自尊感受」比面對「地位較平等」的關係對象要高。 關係對象是否可提供適當資源或是生活場域的相關性初步決定了受試者可選擇的求助對象,而對「雙方交情的考量」僅影響受試者向「家庭外關係的好友和師長」求助的機率,也支持了華人因關係區分而影響互動法則的論點。 此外,同是向好友求助,不同事件所引起的感受強度亦有不同,求助事件是否涉及個人能力的評價和施助者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區分求助事件性質的重要向度。 本研究亦支持林宜旻(2004)對負債感內涵的區分,但對於不同對象的負債感受,僅得到對於「家人」的負債感低於「非家人」的結果,「孝道規範」的影響在「家庭內」似乎使得對父母的負債感受更高於對手足,但在家庭外則看不到「地位尊卑」所造成的差異。

Page generated in 0.04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