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賑災對第二軌道外交之影響 / The Influence of NGO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liefs on Second Track Diplomacy-A Case Study of Taiwan侯佳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我國非政府組織表現越來越突出,政府亦逐漸重視民間團體的軟實力,設立外交部NGO委員會,企圖整合民間力量,提高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尤其我國邦交國有限,與非邦交國之受援國接觸更必須透過民間組織為臺灣發聲,讓國際社會正視臺灣存在之事實。又因為非政府組織的加入,過去不受正式外交所重視的議題已逐漸顯得重要,例如人道救援,因為較不受到爭議,具潛力發展為一個較佳的議題,尤其是地球暖化後,氣候異常變遷,大型天災不斷,國際賑災將是未來常見的議題之一,馬政府更提出要將臺灣打造為「人道援助的提供者」,讓國際社會感受臺灣的愛心善舉,進而提高道德上的國際地位。
本研究針對個案以深度訪談法去探究這些從臺灣民間所發出的資源與愛心,是否有能力長期因應大型國際賑災,抑或僅限於某些規模龐大的慈善機構或宗教團體;其次,亦思考這些臺灣非政府組織歷年在國際賑災的耕耘,其人道救援的理念是否與帶有外交色彩的任務衝突,有違其非政府組織秉持中立之立場,或民間團體亦樂於藉此為臺灣拓展外交空間,而此種國際賑災行為之短期效力,是否足以建立與受援國的友好關係,獲得外交附加價值,皆是本研究重點所在。
|
2 |
華洋義賑會與民初合作運動高純淑, Gao, Chun-S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除前言、結論外,共分五章十五節,約十萬言。
第一章分析中國農村經濟的特性,民國初年農村衰落的情形及其癥結所在,高利貸資
本的存在及弊端,以瞭解合作運動產生的背景。第二章就理論、宣傳、試辦三個連續
面,來探討民初合作運動的發展,藉以明白此運動之性質與意義。第三章敘述華洋義
賑會的成立及其賑災、防災工作,其後對信用合作的創義及合作教育的食施,以見華
洋義賑會對合作事業的苦心提倡。第四章就組織、社員、資本、業務等各方面,分析
和比較華洋義賑會指導下的信用合作社發展情形,並綜合其特點。第五章就政府的態
度,輿論和農民的反應,及事後的影響,給予適當的評價,以確定華洋義賑會對民初
合作運動的貢獻。文後並附錄河北省縣市、農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合作運動大事記,
以供參考。#40001073
以供參考。#40001073
|
Page generated in 0.016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