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地的非暴力反抗楊嘉慧, YANG, JIA-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非暴力」的概念雖非甘地所創,但在人類歷史上,將「非暴力」的理念與實踐應用
於政治範圍內的,則甘地是古今之第仄。他不僅在「非暴力反抗」的理論上有十分完
備的體系;而在運用的策略上,更展現了他獨創的智慧與技巧。因而「非暴力反抗」
不僅成為印度在爭取自由獨立時之理想,更是一種印度人民在政治反抗中所使用之手
段。甘地所領導的這項運動不但為人類歷史開創了新紀元,也為往後的群眾反抗運動
立下了示範。
本文將甘地的「非暴力反抗」的理論與策略,共分為五章來討論。
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及研究的範圍、架構,並略述印度
之社會概況,英滅印度之經過,及印度尋求獨立之過程。
第二章為「非暴力反抗」理論之闡述:針對「非暴力反抗」之意涵、「非暴力」的理
念根源、及人類對暴力的迷思,做探討。
第三章為「非暴力反抗」的策略:主要分為抗法、抗稅、土布運動、罷工、罷市、社
會抵制、及絕食等。
第四章在探討「非暴力反抗」成功之必要條件:甘地的領袖魅力與領導風格、及群眾
之動員、組織與訓練。
第五章為評估與結論:除了檢討印度之案例外,並探討此經驗是否能運用於任何其他
地區?這種反抗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
|
2 |
華洋義賑會與民初合作運動高純淑, Gao, Chun-S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除前言、結論外,共分五章十五節,約十萬言。
第一章分析中國農村經濟的特性,民國初年農村衰落的情形及其癥結所在,高利貸資
本的存在及弊端,以瞭解合作運動產生的背景。第二章就理論、宣傳、試辦三個連續
面,來探討民初合作運動的發展,藉以明白此運動之性質與意義。第三章敘述華洋義
賑會的成立及其賑災、防災工作,其後對信用合作的創義及合作教育的食施,以見華
洋義賑會對合作事業的苦心提倡。第四章就組織、社員、資本、業務等各方面,分析
和比較華洋義賑會指導下的信用合作社發展情形,並綜合其特點。第五章就政府的態
度,輿論和農民的反應,及事後的影響,給予適當的評價,以確定華洋義賑會對民初
合作運動的貢獻。文後並附錄河北省縣市、農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合作運動大事記,
以供參考。#40001073
以供參考。#40001073
|
Page generated in 0.02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