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證券商購併策略與財務績效關係之研究郭峻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77年5月政府開放新券商設立後,各地券商家數急速成長,走過股市12000點的激情演出後,當股市正式步入空頭市場時,卻有為數不少的券商由於不堪虧損而自行解散或尋求願意購併的對象,也因此掀起了證券業近年來一波波的購併熱潮,迄今方興未艾。
現行券商購併的型態有營業讓與及吸收合併兩種,且無論是綜合券商抑或專業券商都有從事購併活動的情形,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主併券商購併後的財務績效是否較購併前有改善,並試圖探討該兩種不同的購併型態,何者有較佳的經營績效,以為證券業者決策的參考。
使用的績效評估指標主要以財務常用的五力分析(活動力、收益力、成長力、安定力、銷售力)為主幹,參酌學術界常用之13項財務比率作為該五力之衡量變數;統計方法則以t檢定作為檢定的輔助工具。
研究樣本為自民國79年1月1日至84年12月31日曾從事券商購併活動,且在該兩時點皆處於營業狀態的證券商,共計23家綜合證券商,11家專業證券商為研究對象。
經由實證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1.主併綜合券商與未從事購併之綜合券商的經營績效有顯著差異。
2.主併券商從事購併後,在銷售力方面皆有改善,證明了市場力量理論成立,但在活動力、安定力的部份指標上則有惡化的現象。
3.採營業讓與之專業券商在活動力方面的績效優於採吸收合併之專業券商。
4.採營業讓與之綜合券商的績效並未明顯優於採吸收合併之綜合券商。
5.被併券商在被綜合券商購併後的經紀市佔率有顯著下滑的現象。
|
2 |
從選擇與集中之思維探討寬頻網路IA時代台灣個案IT企業集團之投資購併策略林瑞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寬頻網路IA時代」急遽變化為產業革命所帶來商機與挑戰。面對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探討個案IT集團企業如何因應寬頻網路IA時代的產業革命,並期許能對台灣IT產業帶來經營上的啟示。個案集團是台灣IT產業的標竿集團之一,在投資購併績效頗為亮眼,本研究企圖剖析其如何透過選擇與集中思維,應用投資購併的快速成長模式,建構核心競爭力。
過去的研究大多在探討投資購併的動機、程序、歷程、及成功失敗的經驗,忽略了實務上集團企業在進行投資購併時,其實是因應外部環境變化,為了建構核心競爭力為前提,基於選擇與集中思維,才決定投資購併策略的成長模式,投資購併策略只是集團總體策略規劃的縱向連結中的一環,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為了投資購併而做。
從研究結果發現,集團企業的優勝劣敗關鍵在因應未來趨勢,透過選擇與集中思維擬定成長策略,藉由投資購併策略,快速建構核心競爭力,將是企業持續成長的秘訣。
集團企業面臨的不再是單一事業的競爭策略問題,而是如何透過「價值鏈矩陣分析」、「事業網路佈建策略」、「產業合作網路體系」,整合出共同的或互補的競爭優勢,發揮”打群架”的整體競爭力。尤其不同產業間的合作聯盟,更將在寬頻網路IA時代大行其道。
同時企業在面對新的產業競爭,更應該善用投資購併策略—內部成長、外部成長、與有機式的成長,快速累積及強化核心資源、增加營運彈性、降低成本及分擔風險。
|
Page generated in 0.02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