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新聞連貫性的探析--以報紙標題為例

楊海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試圖發展出一套評估「標題如何與報導產生連貫性」的標準。綜觀前人的研究,連貫性與銜接性時常相提並論,兩者的關係動態且密切。一般來說,連貫性強調文本的整體性,是一種語意上的連貫;而銜接性處理的是文本的細部,亦即結構與字句的連貫。此一說明或可稍稍釐清兩者的差異,但在進行連貫性的分析時,兩者的界線通常相當模糊。 本研究提出「評量標題與新聞報導連貫性的標準為何」、「如何以連貫性的標準來衡量標題好壞」及「編輯下標時應考慮那些因素」三個研究問題,並採取小樣本個案研究、言說分析及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設計方面,本研究綜合以往研究中有關連貫性的評量變項,試擬出分析標準,同時透過個案分析及與資深新聞工作者的訪談,評估此一標準的可行性。 綜合言說分析及深度訪談結果,本研究認為可以下列連貫性標準來衡量標題好壞: 在命題分析方面,具連貫性的標題必須呈現新聞報導內容最高層次的命題,且須涵蓋足夠微命題以解釋較高層次的命題,入題的微命題多寡則依新聞價值決定。 在邏輯分析方面,具連貫性的標題須依巨觀法則由報導轉化而成,同時轉化過程須合邏輯,若因保留過少資訊導致語意不明確則將有損連貫性。 在對應分析方面,編輯須正確衡量「5W1H」新聞要素的重要性,以決定入題的內容,內容過多或過少均缺乏連貫性,而多寡的衡量標準須視新聞價值與新聞性質而定。 在關係分析方面,標題與新聞報導的發言角度須相同,因此編輯不宜在標題內以形容詞或其他語彙表達個人意見。 在正確性分析方面,標題內容須與新聞報導一致,若報導內容有誤亦應更正,同時標題的語意與語彙均應無錯誤才具連貫性。 在詞彙分析方面,標題字詞與報導的連結愈多愈直接,愈具連貫性。惟有時題與文的個別語彙均有連結,但語意仍可能不明確。 在結構分析方面,標題須同時具備「已知」與「新增」語彙才具連貫性,其中不宜變更的專有名詞採用「已知」語彙較佳,一般語彙則應避免抄襲報導用語。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發展出以下命題: 一、新聞標題的連貫性與語意有關 二、新聞標題的連貫性與語彙有關 三、新聞標題連貫性與組織文化有關 換句話說,標題連貫性的評估標準包含語意及文本結構面向,這些指標除了吻合語言學標準外,某些遵守新聞工作常規的指標係為新聞文體所獨有的標準。此外,新聞標題的連貫性也受到組織文化的影響。
2

新聞寫作連貫性之研究 / Coherence and Cohesion in News-Writing:An Exploratory Study

劉郁青, Liu, Yu-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篇好的新聞寫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清楚的主題,文意必須通順且連貫。而新聞寫作中的主題該如何凸顯,讀者閱讀新聞時連貫通順的感覺又從何而來,即是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中的「連貫性」理論所探討的現象,也是本研究有興趣探索的主題。 本研究中所謂的「新聞寫作的連貫性」,可以界定為「新聞文本中的句子、段落、字詞是如何連貫成一篇有意義的文章,以及新聞中的結構與意義之間是如何銜接和組織,產生連貫通順的感覺」。而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即是探討新聞寫作中連貫性的特性,並且試圖從新聞寫作特有的連貫性建立出判斷新聞寫作好壞的評估標準,替新聞寫作的教學和實務建構初步的理論基礎。 為了瞭解新聞寫作中獨特的連貫性為何,本研究先從理論文獻的角度切入來探討何謂連貫性,然後本研究發現影響連貫性的面向包括語意上的連接關係、讀者的認知心理、文體特色,以及文本背後的背景知識脈絡。本研究並且從連貫性與新聞文體的討論中發現「新聞寫作特有的連貫性」可以整理成以下幾點: 第一、從學者van Dijk區分的新聞文體功能結構來觀察(van Dijk,1988),新聞文體會遵守著「先描述新聞事件,再描述影響、結果或反應」及「整個新聞事件報導完畢,才進行評論或預測」的結構組織規則。 第二、純淨新聞文體中連貫性十分依賴因果基模的關係來建立,因此,新聞文本中結構與意義之間因果關係的推論十分重要,因果基模推論的越清楚,越符合一般人的日常邏輯,新聞文體中的連貫性就越緊密。 第三、新聞文體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及新聞組織運作,從導言到軀幹之間,發展出先在導言中提示新聞重點摘要,再在軀幹的段落中對應導言的重點敘述細節的敘述方式,使得新聞從導言到軀幹間發展出一種從抽象到具體、從摘要到細節描述的「層次連貫性」。 第四、從命題分析來分析新聞的組織結構,可以發現新聞文本為了加強組織結構間的連貫,有其特殊的組織結構。新聞文本的導言中會呈現整篇文本最高層次的命題,通常為新聞的主旨,然後每一段落的命題都是指向這個新聞主旨的。另外,文本中的各段落通常也有各自的主旨,其下的命題也都是指向這個主旨進行敘述。因此,新聞文體通常可以畫出結構關係清楚的命題分析圖。 第五、由於新聞文體具有客觀中立的文體特質,所以新聞文體中通常維持一貫的第三人稱的觀看角度,遣詞用字也避免帶有記者主觀的感嘆詞,或情緒性強烈的字眼,這些規則有助於維持新聞文體中展現的客觀氣氛的一致性。 本研究依據以上「新聞寫作特有的連貫性」為分析架構,實際分析一個有實務寫作經驗的記者個案,和一個無實務經驗的學生個案。比較兩個個案分析,得到以下發現:一、記者個案和學生個案在功能結構的組織順序排列關係上差異較小,在因果基模和命題連貫性的建立上差異較大,而記者在這些方面表現的比學生好。二、記者個案中可以觀察到清楚的層次連貫性,學生個案則缺乏層次連貫性的連接概念,仍依賴敘事文體中的線性連貫性來連接上下文。三、記者個案對於巨觀命題結構的連接掌握得比學生個案佳,兩者在微觀命題結構的銜接上差異較小。四、記者個案中對於客觀立場一致性的掌握比學生個案佳。 根據本研究初步應用「新聞寫作連貫性」的分析架構來進行的個案分析,可以發現這個架構的確可以運用在新聞寫作連貫性的某些層面的分析中。這個架構在初步分析中,也觀察出一些記者個案和學生個案從結構到意義連貫之間寫作能力的差異,所以本研究發展出的分析架構應該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實際應用在新聞寫作連貫性的分析之中,也有助於進一步觀察在連貫性面向表現得「好」 的新聞寫作應達到哪些標準。而本研究也 建議未來在新聞寫作教學上應該從層次連貫性、命題分析等理論層次來教導寫作,才能在寫作教學上有效結合理論與實務經驗。
3

政治大學通識教育藝術領域課程銜接性之個案研究 / A case study of the curriculum articul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on art subjects 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謝宛芸, Hsieh, Wan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藝術領域通識課程在高中與大學階段的銜接性狀況,以政治大學學生做為個案。採用質性研究的觀點,訪談修習過高中與大學階段之學生與此兩階段的開課教師,共計10名。訪談後將錄音資料轉為逐字稿,佐以文獻分析而獲得結論並提出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可發現無論是高中或是大學藝術領域之教師,在規畫課程上皆未考量銜接性因素,主要原因是難以掌握上一階段的學生學習狀況以及本於有教無類的思維。面對未考量銜接性的課程,教師改採取調整課程設計的方式以符合不同學習背景的學生所需。除此之外,教師也會採用多元課程內容與評量方式,活化課程並增進學生對於課程學習的興趣。大學校方也能提供適合藝術學習的場域,引導學生於生活環境中進行藝術學習。   學生若本身具備藝術學習的熱誠,則自然能於高中與大學階段持續修習藝術課程,並且主動於課餘時間攝取藝術知能,延續藝術學習。雖然此兩階段的藝術課程並未考量銜接性,然學生能經過學習後明確感受課程深度的差異,符合課程銜接性中順序性的考量。因此授課教師若能於課程進行前針對學生先備知識的詢問,了解學生學習背景,將更有助於藝術課程的銜接性。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articulation status of general education on art subjects 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to interview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of 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The 10 membe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were interviewed in depth. The interviews were recorded, transcribed, and then combined with document analyses. Finally,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draw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eachers of the arts in either high schools or university do not consider the curriculum articulation in the course of lesson planning. The reason is mainly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grasp the students’ previous learning status and that teachers believe in the philosophy of teaching all comer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Facing the curriculum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articulation, the teachers adjust the course design so as to meet the students’ different learning backgrounds. In addition, teachers adopt diverse course contents and assessments, which helps activate the curriculum and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university authority can also provide a proper field for learning arts, guiding students to learn arts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Students who are enthusiastic about arts learning can naturally continue arts courses both in high school and in college and actively intake arts knowledge in their spare time, expanding arts learning. Although these arts courses during the two stages do not consider the articulation, students can still feel the differences in curriculum depth clearly, in line with the considerations of articulation in order. Therefore, if the teachers can know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before class and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backgrounds, it will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 articulation of the arts curriculum.

Page generat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