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陳明輝, Chen, Mi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現況,並探討青少年家庭關係、同儕關係、學校關係、自我中心、認知曲解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使用「想像觀眾量表」、「個人神話量表」、「認知曲解量表」、「父母關係量表」、「同儕關係量表」、「學校關係量表」與「偏差行為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並以在學國中、高中與少年輔育院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實得樣本364人,男生213人,女生151人)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分別採用描述統計、t 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與徑路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男生比起女生在「個人神話不可毀滅性」、「認知曲解」、「負向父母關係」與「學校疏離關係」來得高,但女生在「自我揭露同儕關係」則比男生來得高。
二、高年級學生在「印象整飾想像觀眾」、「自我揭露同儕關係」與「學校疏離關係」比起低年級學生來得高。
三、「正向父母關係」與「偏差行為」兩者與性別及年級之間存在著交互作用。高年級的女生比起高年級的男生有較多的「正向父母關係」,但「偏差行為」則較少。就男生來說,高年級男生比起低年級男生有較少的「正向父母關係」,較多的「偏差行為」;就女生來說,高年級的女生比起低年級的女生則有較多的「正向父母關係」。
四、犯罪組比起正常組有較多的「個人神話全能性」、「認知曲解」與「偏差行為」,但在「個人神話高人一等獨特性」、「正向同儕關係」與「自我揭露同儕關係」則比正常組少。
五、對「認知曲解」的解釋上,社會變項比起自我中心變項可以解釋更多的變異。
六、「認知曲解」變項可以解釋「內隱行偏差行為」較多的變異,但對「外顯型偏差行為」的解釋,「認知曲解」變項則不如「社會變項」與「自我中心變項」的解釋來得多。
七、整體來說,「父母關係」、「同儕關係」、「學校關係」、「自我中心」與「認知曲解」可用以預測偏差行為的發生。
基於以上的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教育與輔導實務工作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教育、輔導與研究在執行上之參考。
|
2 |
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認同 與青少年自我中心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method,self-identity and the adolescent egocentrism李盈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暸解北台灣地區高中生之自我中心表現與性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認同間的關係,乃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共5所高中、高職學校之學生466人為研究對象,再採用個人基本資料問卷、「青少年自我中心量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自我認同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再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高中生的自我中心傾向、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皆略高於中等。
二、高中生知覺父親所採用的管教方式以「專制權威」型為最多,其次則為「寬鬆 放任」型,而最少採用的管教方式為「忽視冷漠」型。
三、高中生知覺母親所採用的管教方式以「寬鬆放任」型為最多,其次則為「專制權威」型,而最少採用的管教方式為「忽視冷漠」型。
四、高中生的自我認同傾向以「認同遲滯」型為最多,其次則為「認同混淆」型,而最少傾向於「認同預定」型。
五、不同性別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及「假想觀眾」特徵無顯著差異存在。但「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男高中生比女高中生會有較多的「個人神話」特徵表現。
六、男高中生知覺父母採用最多的管教方式類型為「專制權威」,而女高中生則為「寬鬆放任」。
七、女高中生傾向「認同遲滯」型的多於男高中生;男高中生傾向「認同有成」型、「認同混淆」型及「認同預定」型的多於女高中生
八、性別與父母管教方式並不會交互影響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
九、父母採用不同之管教方式,整體高中生的「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
1. 父親或母親採用「開明權威」及「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假想觀眾」特徵。
2. 父親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假想觀眾」特徵。
3. 父親或母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比採用「開明權威」及「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個人神話」特徵。
4. 父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個人神話」特徵。
十、 性別與自我認同並不會交互影響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
十一、自我認同類型不同之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
1.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有成」型及「認同遲滯」型的高中生,比「認同混淆」型者,較常顯現出自我中心的表現。
2.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遲滯」型的高中生,比「認同混淆」型及「認同有成」型者,較常顯現出「假想觀眾」的特徵。
3.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有成」型的高中生,比「認同遲滯」型及「認同混淆」型者,較常顯現出「個人神話」的特徵。
十二、整體高中生的「認同有成」、「認同遲滯」之自我認同傾向及父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等變項,為預測高中生「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的重要變項,預測力分別為12.7%、14.3%及14.7%。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實務工作及研究的參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2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