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國父母管教方式之整合分析研究 / A Meta-analysis of Parenting Styles of Taiwan藍宇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影響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中介變項,經運用質性整合分析,獲得所需資料,分別說明如下:
一、幕後推手1號為情緒
二、幕後推手2號為溝通
三、幕後推手3號為自我控制
四、幕後推手4號為自我概念
五、幕後推手5號為完美主義
六、幕後推手6號為文化
七、幕後推手7號為其他,包含子女滿意度、挫折感、人際智能、同儕關係、同理心、父母社經地位、人格特質、尊重等。
本研究並根據上述發現進一步發展『幕後推手概念圖』,最後,提出未來研究發展之建議。
|
2 |
國中教師管教方式代間傳遞模式之相關因素探討孫旻儀, Sun, Min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瞭解教師管教方式的代間傳遞情形以及探討相關影響因素,乃以國中教師1290人為研究對象,再採用教師管教方式及滿意度量表、父母管教方式及滿意度量表、教師管教信念量表及教師自陳管教方式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再以描述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t考驗、結構方程模式、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 目前國中教師知覺上一代施予的管教方式方面,有傾向「要求」較低、「反應」較高的情形,教師對上一代施予之管教方式的滿意度,亦有傾向高滿意度的情形。
(二) 教師管教信念有傾向人本主義取向的情形。
(三) 當前國中教師所採用的管教方式方面,有傾向「要求」較低、「反應」較高的情形。
(四) 不同性別國中教師採用管教方式與其知覺上一代(包括父親、母親以及重要教師)施予之管教方式有顯著差異
(五) 教師所採用的管教方式與過去受到的管教經驗有顯著的相關存在。
(六) 上一代(包括父親、母親、重要教師)施予之管教方式、教師的管教信念、對上一代管教方式的滿意度及教師的性別等變項,皆能有效預測教師會採用的管教方式。
(七) 教師管教方式的代間傳遞模式有良好的適配度。
(八) 不同性別的教師管教方式代間傳遞模式並不相等。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實務工作及研究的參考。
|
3 |
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價值觀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olescents values, parenting style and associates relations of adolescents陳慧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瞭解北台灣地區青少年之價值觀表現與性別、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之間的關係,乃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共6所高中、高職之在校學生共381人爲研究對象,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表、國中生價值觀問卷、父母管教方式問卷及同儕關係問卷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在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考驗、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青少年在各方面的價值觀皆相當的重視,其中最重視的為情感價值觀,而對職業價值觀的重視則較低。
二、青少年知覺以採用「寬鬆放任」型為最多,「忽視冷漠」型者最少。至於母親管教方式,青少年知覺以採用「專制權威」型為最多,而「開明權威」型為最少。
三、青少年之整體同儕關係有良好之表現,而在「信賴度」及「自我揭露度」之表現尤佳。
四、女性青少年比男性青少年較重視「心理價值觀」。
五、不同性別青少年的同儕關係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整體青少年之同儕關係與「生理價值」、「心理價值」、「人生價值觀」、「人際價值」、「情感價值」和「道德價值」皆有顯著相關的存在。
七、在「生理價值觀」方面,會因母親採用之管教方式不同而有差異存在,即母親採用開明權威管教方式比採用專職權威、寬鬆放任及忽視冷漠管教方式,男生青少年會表現出較爲重視生理價值觀。
八、父親採用管教方式不同,即父親採用開明權威及寬鬆放任管教方式,相較于專制權威及忽視冷漠之青少年,在「心理價值觀」及「道德價值觀」有顯著差異存在。
九、「同儕關係」對青少年的「生理價值觀」、「心理價值觀」、「人際價值觀」、「情感價值觀」、「道 德價值觀」及「人生價值觀」之預測力从1.9%至24.2%之間。
十、母親「開明權威」的管教方式對青少年的「生理價值觀」、「心理價值觀」及「職業價值觀」之預測力從3.3%至4%之間。
十一、母親「專制權威」管教方式對青少年的「人際價值觀」、「情感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之預測力從1.4%至2.8%之間。
十二、母親「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對女生青少年的「心理價值觀」之預測力為3.9%。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實務工作及研究之參考。
|
4 |
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認同 與青少年自我中心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method,self-identity and the adolescent egocentrism李盈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暸解北台灣地區高中生之自我中心表現與性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認同間的關係,乃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共5所高中、高職學校之學生466人為研究對象,再採用個人基本資料問卷、「青少年自我中心量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自我認同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再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高中生的自我中心傾向、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皆略高於中等。
二、高中生知覺父親所採用的管教方式以「專制權威」型為最多,其次則為「寬鬆 放任」型,而最少採用的管教方式為「忽視冷漠」型。
三、高中生知覺母親所採用的管教方式以「寬鬆放任」型為最多,其次則為「專制權威」型,而最少採用的管教方式為「忽視冷漠」型。
四、高中生的自我認同傾向以「認同遲滯」型為最多,其次則為「認同混淆」型,而最少傾向於「認同預定」型。
五、不同性別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及「假想觀眾」特徵無顯著差異存在。但「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男高中生比女高中生會有較多的「個人神話」特徵表現。
六、男高中生知覺父母採用最多的管教方式類型為「專制權威」,而女高中生則為「寬鬆放任」。
七、女高中生傾向「認同遲滯」型的多於男高中生;男高中生傾向「認同有成」型、「認同混淆」型及「認同預定」型的多於女高中生
八、性別與父母管教方式並不會交互影響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
九、父母採用不同之管教方式,整體高中生的「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
1. 父親或母親採用「開明權威」及「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假想觀眾」特徵。
2. 父親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假想觀眾」特徵。
3. 父親或母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比採用「開明權威」及「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個人神話」特徵。
4. 父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個人神話」特徵。
十、 性別與自我認同並不會交互影響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
十一、自我認同類型不同之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
1.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有成」型及「認同遲滯」型的高中生,比「認同混淆」型者,較常顯現出自我中心的表現。
2.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遲滯」型的高中生,比「認同混淆」型及「認同有成」型者,較常顯現出「假想觀眾」的特徵。
3.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有成」型的高中生,比「認同遲滯」型及「認同混淆」型者,較常顯現出「個人神話」的特徵。
十二、整體高中生的「認同有成」、「認同遲滯」之自我認同傾向及父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等變項,為預測高中生「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的重要變項,預測力分別為12.7%、14.3%及14.7%。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實務工作及研究的參考。
|
5 |
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鍾筱萍, Chung, Hsiao-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解目前我國通勤家庭概況,以及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要求、反應)、親子互動關係(身體互動、心理互動)和子女憂鬱、焦慮行為表現的差異。乃以國民中學學生共1229人為研究對象,蒐集到113份有效通勤樣本,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表、家庭社經地位調查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親子互動關係量表、柯氏性格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得所需資料,再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Scheffe’事後考驗、多元逐步迴歸法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1、 通勤家庭樣本數約為全部樣本9%左右,其中父親通勤佔全數樣本4.5%,母親通勤佔2.1%,父母皆通勤佔2.6%。樣本男女比例平均。父親多從事工商業,而母親多為無業或家庭主婦等工作。
2、 在「父親通勤」、「母親通勤」、「父母皆通勤」等家庭中,子女與父母親的心理互動皆少於「父母皆不通勤」的家庭。
3、 在「父親通勤」家庭中,父親對子女行為表現的要求較少於「父母皆不通勤」的家庭。子女與父親的心理互動,及與母親的身體互動關係,和其憂鬱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
4、 在「母親通勤」家庭中,母親對子女的反應較少於「父母皆不通勤」或「父母皆通勤」的家庭。對子女行為的要求,較少於「父母皆不通勤」的母親。母親對子女行為的反應程度和其憂鬱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的關係。子女與父親的心理互動,與其憂鬱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子女與父親的心理互動及與母親的心理互動和子女焦慮行為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
5、 在「父母皆通勤」家庭中,子女與母親的心理互動,與其憂鬱表現間,具有顯著負相關。
6、 就全體通勤家庭而言:母子心理互動和父子心理互動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總異量13.8%)、焦慮行為(總變異量7.4%)的重要變項。
7、 就「父親通勤」家庭而言:(1)通勤間距、母子(女)心理互動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總變異量14.6%)、焦慮行為(總變異量14.1%)的重要變項%。
8、 就「母親通勤」家庭而言:(1)母親對子女行為表現的要求及反應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總變異量40.2%)的重要變項。(2)父子(女)心理互動、母親的反應為預測子女焦慮行為(總變異量45.1%)的重要變項。
9、 就「父母皆通勤」家庭而言:母子心理互動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14.2%)的重要變項。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未來研究方向等四方面,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及父母管教、親子互動等親職教育方案規劃的參考。
|
6 |
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婚姻衝突、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安全感與其外向性行為問題之關係江小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犯罪青少年在父母婚姻衝突、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安全感與其外向性行為問題上之關係,是否父母婚姻衝突會透過父母管教方式,影響到親子依附安全感,最後導致孩子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發生呢?或是父母婚姻衝突只透過親子依附安全感,進而影響到孩子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發生呢?並探討不同性別的犯罪少年在父母婚姻衝突、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安全感及外向性行為問題上的差異情形,及犯罪青少年知覺父與母的管教方式、親子依附安全感上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自陳問卷調查法,樣本選取自接受感化教育之「桃園少年輔育院」及「彰化少年輔育院」之犯罪青少年,得有效問卷:男生160份及女生53份,共計213份,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及徑路分析的統計方法來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1)女生知覺其父母婚姻衝突程度較男生為高。女生知覺到母親矛盾的管教程度及父母紛歧的管教程度都較男生為高,但男生知覺到母親期望的管教程度較女生為高。男生知覺到父親的信任、溝通程度及母親信任的程度都較女生為高,但男生知覺到父親的疏離程度較女生為低,且男生知覺到父親整體的依附安全感較女生為高。男生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程度較女生為高。(2)犯罪青少年知覺父親在拒絕、矛盾、嚴格的管教程度上比母親高。犯罪青少年知覺父親在信任、溝通分量表及整體的依附狀況上都比母親低,但父親在疏離分量表上比母親高。(3)父母婚姻衝突會透過父母管教方式,影響到親子依附安全感,但親子依附安全感並未影響到孩子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發生。(4)父母婚姻衝突會直接影響到親子依附安全感,但並未透過親子依附安全感,影響到孩子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發生。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未來研究及實務工作上之建議。
|
7 |
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 / Background Variables, Parenting Styles,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oneliness陳冠中, Chen, Kuan-C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一)性別、年級、出生序與高中生寂寞之關係;(二)父母管教方式與高中生寂寞之關係;(三)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關係;(四)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對高中生寂寞之預測力。
本研究使用調查研究法,並透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等步驟歸納結論。研究對象為就讀於台北縣市之高中生,共施測1044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為906份。研究工具計有:(一)基本資料調查表;(二)寂寞量表;(三)父(母)管教方式量表;(四)手足關係量表。使用之統計方法為:因素分析、描述統計、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並以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整體寂寞及『寂寞無助』、『缺乏友伴』、『歸屬感弱』三個寂寞向度上均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其寂寞程度具有顯著差異:高中男生整體寂寞較女生為高,並且較女生感到缺乏友伴。
三、不同出生序的高中生,在整體寂寞及三個寂寞向度上均無顯著差異。
四、父親管教方式不同,高中生之寂寞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在父親忽視冷漠管教方式下,高中子女最為寂寞。
五、母親管教方式不同,高中生之寂寞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大致在忽視冷漠管教方式下,高中子女之寂寞程度較開明權威、寬鬆放任管教方式為高;而母親若採用專制權威管教方式,高中子女將較採用開明權威管教方式者感到缺乏友伴以及缺乏歸屬感。
六、父母管教方式不同,高中生之寂寞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大致在父母均採用忽視冷漠管教方式下,高中子女之寂寞程度較均採用開明權威、專制權威管教方式為高;此外,若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高中子女之整體寂寞以及三個寂寞向度之得分,均較父母均採用開明權威管教方式者高。
七、四項手足關係均與高中生之寂寞顯著相關:手足間衝突越高、父母對手足越偏寵,則高中生寂寞程度越高;手足關係越親密、在手足間之相對地位越高,則高中生越不咸到寂寞。
八、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等變項,均能有效預測高中生之寂寞。對寂寞之解釋量分別為:整體寂寞-12.8%;寂寞無助-13.3%;缺乏友伴-14.3%;歸屬威弱-7.3%。
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供父母及學校輔導人員參考。
|
8 |
不同管教方式之父母比較行為對子女能力影響之研究 / The impact of parental comparison from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s on children's general ability王正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TEPS資料庫第二、三波追蹤樣本為資料來源,使用多元迴歸分析中的OLS(ordinal least squares)最小平方法,分析不同管教方式之父母比較行為如何影響子女之綜合能力。刪除作答不全的缺失值後,共計取得有效樣本為2,595人。
研究結果顯示:父母管教方式若以雙向度作為分類,以高反應(74.6%)與高要求(69.2%)者居多,綜合兩大面向後,有52.40%的父母採取開明權威型的管教方式,有22.20%的父母為專制權威型,有16.90%的父母為寬鬆放任型,有8.50%的父母是忽視冷漠型。此外,父母最常把子女與其同班同學(45.5%)進行比較,其次依序為鄰居小孩、同事或朋友小孩(42.0%)、同年齡的親戚(37.0%)、兄弟姊妹(26.9%),父母最少拿自己小時候(18.8%)與子女相比。
經由多元迴歸分析之後得知,無論是開明權威、專制權威、寬鬆放任或忽視冷漠型的父母,凡拿子女與其「同班同學」比較者,子女的綜合能力越高,達到統計顯著水準;但是當父母持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時,無論有無加入控制變項(子女性別、父母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有與「同班同學」和「父母小時候」比較者,其綜合能力顯著越高,但與「同年齡親戚」比較者,其綜合能力顯著越低。 / The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renting style, parental compariso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m on children’s general abilit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 the core panel i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wave. Total number of the students from high school reduced to 2,595 people after listwise deletion. We explored the effects by using ordinal least squares i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74.6% high-respective parents, and 69.2% high-demanding ones. Mixed with the two dimensions, demanding and responsive, there were 52.40% authoritative parents, 22.20% authoritarian ones, 16.90% indulgent ones, and 8.50% neglectful ones. Besides, parents compared their children with their classmates (45.5%), neighbors (42.0%), cousins (37.0%), siblings (26.9%), and parents’ childhood (18.8%).
After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ed in the following ways. First, no matter what the parenting style was, children who were compared with classmate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bility. Whether adding the control variables like children’ gender,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family monthly income or not, when parents were authoritarian, children compared with classmates and parents’ childhood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bility. Meanwhile, if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cousins, then they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ability.
Keywords: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parenting style, social comparison, general ability
|
Page generated in 0.01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