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韓流影響亞洲國家之分析-從訪韓觀光客之變化論述孔有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據韓國觀光公社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新加坡、泰國等亞洲國家有韓流現象。國家的韓流風潮從韓國電視劇開始,緊接著帶動韓國流行音樂、電影、服飾、美容、整形、線上遊戲、手機、汽車等各方面的流行。藉著韓流潮流,亞洲地區的國家漸漸認識了韓國,也改變對韓國的國家形象,然而,實際上這些韓流潮流對這些亞洲國家的民眾是否有其影響?
因此,本研究想探討的是,亞洲國家興起的韓流狀況,瞭解此現象的流行程度與範圍,進一步,觀察韓流風潮盛行的亞洲國家非移民觀光客進入韓國的數量,並從女性和年齡層變化加以探討韓流風潮的影響力。研究發現,亞洲國家在韓國電視劇進入當地之後,台灣、中國大陸、泰國等國家訪韓的觀光客數量有大幅增加;香港、日本、新加坡無顯著變化。再來,大部分的亞洲國家,進入濟州島的訪韓數量、女性的訪韓數量、20歲以下的訪韓數量於韓流高潮的2004-2005年期間有顯著成長。最後,本研究試著建議韓國政府未來該採取的發展方向。
|
2 |
韓流的崛起及其對兩岸之影響研究 / The Emergence of the Korean Wav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業寶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韓國的連續劇、電影、音樂等流行文化在1990年代開始大量湧入華文地區,先後在臺灣、香港和中國等地釀成一股熱潮,1999年,華文傳媒首次使用「韓流」(Korean Wave,韓語稱한류, Hallyu)一詞來形容這股韓國文化熱。韓流已經成為隨著三星、LG、現代等大型跨國公司的發展而崛起的韓國經濟的代名詞。
韓流為文化全球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它是韓國的國家文化政策的擴散和實踐的一種象徵,藉由促進創新和創意產業的擴張,來增進韓國的全球經濟競爭力。從韓流在世界各地之現象觀察發現,其威力來得突然且全面,具系統規模且有策略,且其文本意識大膽,更挑戰傳統觀念,並具獨特的文化藝術特質,不僅在韓國國內受到企業和影視界關注與支持,韓流所形成的世界風潮,其崛起的因素及所帶來的效應更引發各國政府和學術界的熱烈討論,尤其聚焦於韓流是否為暫時的效應抑或是長期趨勢。
韓流現象在亞洲各國普遍存在,其中以中國大陸、日本、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國最為明顯,並擴及印度、中東、中亞和俄羅斯各國,甚至在亞洲以外包括美國、拉丁美洲國家、歐洲、澳洲、非洲等地區逐漸發展。韓劇及韓國流行音樂(以下簡稱K-POP)的流行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現象,它以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成功地實現了跨文化傳播,使吾人不禁想瞭解韓流何以會成功的關鍵因素,如韓國政府如何推動文化政策?如何運用整合行銷傳播策略?本計畫除進一步探究外,擬針對韓國影視文化產品一旦跨越國界,在亞洲及世界各地如何被消費?如何與當地文化產生互動和交融?甚至產生對經濟的影響及反韓流的效應等進行探討。
「韓流」所帶來對亞洲普及文化現象的反思值得我們深思研究,由於文化接近性,韓流在兩岸的擴散及影響最巨,本論文主要研究目的擬就所探討韓流崛起的背景因素,來分析論述「韓流」流行文化對兩岸的影響及韓國政府如何因應反韓流現象,最後總結研析結果,針對以下重點進行分析,第一,韓流形成的成功關鍵因素及其對國際關係的意義為何?第二,韓流所帶動的經濟效益為何?第三,韓流究竟是短期效應或是長期效應的現象?由於韓流已在一些國家產生反韓流的現象,對當地文化與產業究造什麼樣的衝擊等,進而盼能做為我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省思與參考。
研究發現,韓國政府推動文化全球化策略,促使韓流席捲全世界,韓國人展現的企圖心令人心生傚尤之心。韓流對於促進國際關係有著深遠的意義,進而構建亞洲文化的認同,更形塑東亞區域化的作用,但審視東亞流行文化實踐中所發生複雜的互動關係,韓國政府如何維繫韓流及降低反韓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為韓國政府應努力的重要課題。
|
Page generated in 0.019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