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黃宗羲(1610-1695)經濟思想之探究

陸淑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黃宗羲的經世思想,在清末與文革之後,備受重視,廣為討論,以其名著《明夷待訪錄》作為探討中心,分析黃宗羲對於傳統政治結構與君主制度的批判。儒家思想,本來就以關懷群眾的入世精神為根本,強調經世應務、化民成俗,改造現實世界的缺點,使之趨向圓滿。但是經世的要件,除了理想的宣導外,亦包括實務的處理,即「道」與「術」的兼顧,兩者之間的關係,能否相互配合,有效改變世界,關係著思想家經世的能力,不可偏廢。但是關於黃宗羲經世之「術」的討論,多半在於介紹而少分析,或者被分割討論而無法窺見全貌,以致於黃宗羲在這方面的評價,經常出現兩極化的看法。 黃宗羲強調君主養民的職責,衍生出相關民生議題的經濟言論,不獨出現於《明夷待訪錄》,亦出現於黃宗羲其他的政論文章當中,換言之,黃宗羲對於民生有相當之關注,值得進一步地完整探討他的經濟思想,從中檢視黃宗羲是否具備經世的才幹。 黃宗羲的經濟思想可大致分為養民觀與富民論兩大方向。強調君主養民的職責,反對剝奪民生,從而衍生出黃宗羲的養民思想,認為君主理當授田養民,才有資格向百姓徵調賦役,反對一條鞭法將賦役合併、徵收白銀,主張恢復實物稅與親身應役,要求君主減少對民眾的剝削。君主盡到養民之責後,必須以守成的方式來達到富民的效果,黃宗羲認為應當廢用白銀,避免造成物價波動與經濟蕭條,造成民眾生產的損失,另外反對不當的奢侈消費,要求禁止不切民生日用的經濟活動與宗教斂財行為,以免百姓浪費錢財。 黃宗羲以三代的社會作為他的理想國度,對於經濟問題的解決,傾向於自然經濟的維護,以為土地是最適合人民的生存方式,雖然觀察到百姓最為關切的問題,但是因為崇古的心態,使得黃宗羲無法看到問題的癥結,提出真正有益於民的解決之道,而且仍就訴諸道德手段,因而使得黃宗羲的意見反與現實脫勾。在其經濟思想中,黃宗羲希望建立制度來預防問題的發生,並以士人作為輿論中心,教導君民正確的價值觀念,換言之,黃宗羲的經濟思想,與其政治理念是互有關聯的,雖然黃宗羲的經世能力不足,但是在「道」與「術」之間,黃宗羲還是能夠維持一貫的邏輯思考,分析其經濟思想的內涵,對於黃宗羲經世思想的了解,仍有一定的幫助。

Page generated in 0.01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