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商染料公司與中國分散染料製造商之競合策略探討-以H公司為例許坤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世界染料工業正面臨著環保壓力、生態要求、紡織品生產版圖轉移、全球佈局、技術更新、成本上升、價格競爭與利潤降低等種種因素挑戰。使得染料工業的在90年代初發生了大規模之變革。染料的生產與供應中心由歐美國家向亞洲轉移,促進亞洲國家染料工業之發展,特別是中國 。目前中國分散染料產量佔全世界分散染料產量83% ,反之H公司雖然挾著世界最大紡織染化集團及擁有250年染料生產與銷售的光榮歷史,亦差點被這一波全球化浪潮所淹沒。因此H公司於這波全球化浪潮下的所面臨之發展瓶頸與困境,也正是所有外商染料公司所面臨之共同課題。脫離瓶頸與困境再重生之鑰,在於如何與中國廠商發展出既競爭又合作之關係。
經實際參與H公司的業務經營及利用學術界的五力分析、SWOT分析、和策略行銷4C成本理論,來分析產業趨勢及H公司的發展現況、優缺點,及核心競爭力,藉以找出如何與中國廠商發展出既競爭又合作之競合策略。
經研究結果顯示,H公司必須於全系列分散染料產品利用中國廠商之成本優勢來進行OEM、技術授權、策略聯盟、購併等策略,這些策略之交互運用將可有效降低H公司之買者外顯單位效益成本。並於PES CLASSIC與PES AUTOMOTIVE OTHERS系列進行買者資訊搜尋成本改善,及對PES CLASSIC系列之買者專屬陷入成本進行提昇 。透過上述之策略改善,加上繼續保持H公司其他產品系列於買者資訊搜尋成本、買者道德成本、買者專屬陷入成本之優勢,如此將可有效提升H公司之核心競爭力,並建立起良性之4C循環營運模式。
|
2 |
FMCG產業品牌建構成功關鍵因素探討 -以A居家生活用品廠商為例 / Successful Factor of Brand Construction for FMCG Industry鄧弼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FMCG快速移動消費性產品泛指商品使用週期較短、產品消費速度較快、消費者需要不斷重複購買的產品,由於消費者對此種產品的涉入程度低、認知品牌間產品特性差異不大,為了提高市佔率,企業常會以品牌價值創造做為行銷要點,因此,本研究主要依據邱志聖教授所提出的「4C策略行銷分析架構」,就FMCG買方面對品牌廠商所投入的行銷組合的價值評估,與賣方在交易過程獲得品牌權益累積的作法,以雙方所投入的四種成本:外顯單位效益成本 (C1)、資訊搜尋成本(C2)、道德危機成本(C3) 以及專屬陷入成本(C4) ,找出品牌發展與建構的成功關鍵因素。
採用居家領導品牌案例並針對產品生命週期的產品導入期、成長期等品牌建構、發展時期進行成功因素分析,發現:
1.就產品導入、品牌建構期:
品牌建構的基礎是商品,品牌廠商必須確保消費者獲得與品牌承諾一致的C1商品品質與效益,產品的開發策略也必須聚焦於產品本身的關鍵技術或者利基開發滿足各種消費者需求,且能不斷提升與累積其使用產品總效益的產品組合延伸,再透過有效的C2投資,建議採用中央路徑直接溝通品牌的商品獨特利益,並採用整合性的行銷傳播媒體傳遞一致的商品訊息與品牌形象,建立一致清楚的品牌內涵並系統性的累積品牌資產。品牌建構的過程必須在商品上市前即對於可能的C3成本建立有效的管控做法與危機處理機制,而持續透過與買者C1效益連結為品牌商品的專屬資產,透過C2活動建立的品牌印象累積品牌專屬資產C4,建立品牌忠誠。
2.就產品成長、品牌發展期:
維持品牌商品的穩定產品品質與運用關鍵技術進入新區隔市場或者產品線延伸都是持續降低消費者外顯單位效益成本C1的有效做法,再透過活用不同的溝通通路與新興科技整合傳遞一致的定位與商品、品牌訊息,降低消費者C2並持續累積品牌C1效益訊息傳遞進而建立品牌的專屬資產C4。品牌發展階段C3的管理控制作業甚或危機處理致關重要,所提及穩定的C1產品品質、透過C2建立C4品牌信任感、面對品牌競爭的C2回應操作都是控制或降低道德危機成本C3的關鍵因素。自品牌建構期到發展期必須定義清楚與系統性的累積消費者對於該品牌的技術方案產品效益、品牌印象偏好等品牌的專屬陷入成本C4,持續的追蹤與運用C4創造更深厚的品牌資產,產生態度與行為的忠誠,促使品牌永續的發展。
|
Page generated in 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