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lling suggestions: "subject:"0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subject:"c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1 |
內外部技術網路與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以TFT LCD產業為例 / Knowledge flow process of TFT LCD industry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internal networking and external networking楊晴媚, Yang, Ching-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TFT LCD產業在國內六家主要廠商的帶動下,由草創期邁向快速成長期,成為世界舞台上矚目的焦點。本研究以台灣TFT LCD產業為研究對象,一方面為台灣TFT LCD產業記錄略盡微薄之力,一方面藉著技術知識特質與內外部技術網路的探討,深入瞭解台灣TFT LCD產業組織知識流通以及能耐打造的情況。
本研究以個案訪談為主要研究方式,共訪問六家主要的TFT LCD廠商。本研究以「技術知識特質」、「外部技術網路」、「內部技術網路」探討其對台灣TFT LCD產業廠商「組織知識流通」的影響。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壹、技術知識特質對外部技術網路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不同時,與技術知識吸收來源關係緊密程度亦不相同。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高時,與技術知識吸收來源關係愈寬鬆。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低時,與技術知識吸收來源關係愈緊密。
二、本研究發現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不同時,組織在吸收供應商的技術知識上採取不同的模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高時,其在吸收技轉廠商的技術知識上採取共同開發模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低時,其在吸收設備供應商的技術知識上採取交付模式,且設備供應商會提供文件資料、派人駐廠協助。
貳、外部技術網路對組織知識流通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當組織與技術知識來源關係緊密程度不同時,組織在管理知識吸收上會採取不同的互動方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與技術知識來源關係緊密時,其在管理知識吸收上會採取持續互動的方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與技術知識來源關係寬鬆時,其在管理知識吸收上不會採取持續互動的方式。
參、內部技術網路對組織知識流通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知識經驗的分享有助於組織知識在轉換過程中創造與蓄積。知識經驗透過師徒制、在職訓練分享,有助於知識在共同化過程中蓄積與傳播。知識經驗透過文件資料撰寫,有助於知識在外化過程中蓄積與傳播。知識經驗透過面對面溝通分享,包括會議召開、空間設計,有助於知識在結合過程中創造。知識經驗透過內部網路分享,有助於知識在結合過程中蓄積與傳播。
二、本研究發現組織擁有知識創造型團員有助於組織知識的流通。台灣TFT LCD產業的知識操作員在知識共同化過程中,藉著親赴日本實地學習促進組織知識的吸收。台灣TFT LCD產業的知識操作員在知識外化過程中,藉著將受訓內容進行文件化記錄,促進組織知識的蓄積。台灣TFT LCD產業的知識主管屬於T型人,透過會議傳遞、溝通組織願景,有助於知識的創造。
三、本研究發現組織內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間的連結與轉移,有助於解決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問題。台灣TFT LCD各家廠商皆藉著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間人員的互動來促成問題的解決。
肆、台灣TFT LCD產業創新特色
一、本研究發現台灣TFT LCD產業這兩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廠商為了避免技術風險與市場風險,採取下列的作法:以共同開發、獨家授權、合資等模式,與獨有的日本技轉廠商維持緊密的合作關係來降低技術風險;以產品銷售母公司、為技轉廠商進行代工等方式來降低市場風險。
二、本研究發現當母公司進行跨業投資台灣TFT LCD產業時,會透過集團協助組織知識流通,其中包括高階主管、生產人才的調任,以及技術知識、管理經驗的提供。
三、本研究發現在產品開發能力移轉上,台灣TFT LCD廠商成功邁向第二個層次—調適與零件本土化的能力移轉,並建構本身在實體系統、管理系統、技術與知識、價值觀各方面的核心能力。
四、本研究發現在台灣TFT LCD產業崛起過程中,工研院除了提供技術知識給廠商外,亦扮演人才提供的角色,協助台灣TFT LCD產業組織知識的流通。
五、本研究發現在台灣TFT LCD產業崛起過程中,創新的CEO透過容忍智慧型失敗、塑造關懷(Care)與學習的組織環境,協助組織內知識的流通。
|
2 |
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以台灣資訊硬體業為例 / The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 take Taiwan information hardware industry as an example賴威龍, Lai, Wei-L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的統計,1997 年我國資訊硬體工業海內外的總產值已達 302 億美元,成長率達 24.8%,顯示台灣的資訊硬體工業佔世界市場--主要的地位。資訊硬體工業在我國發展相當成功,其發展歷程與分工方式值得探討,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資訊產業 廠商如何能在變動快速的外界環境條件下,運用組織內外部的資源不斷的進行知識吸收、創造與擴散。
本研究由「組織為知識流動、創造與蓄積的載體」的角度出發,試圖在本土優秀廠商組織能耐持續深化的過程中,歸納出台灣資訊硬體工業的組織知識創造模式,藉以發掘台灣獨特 (Taiwan-specific) 的競爭優勢。主要研究問題包括:(1) 技術特質如何影響組織知識流通?(2) 團隊領導與組織情境如何影響組織知識流通?(3) 臺灣資訊硬體業特有的創新模式與組織知識流通模式為何?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共訪問六家廠商,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 技術特質不同,組織知識流通隨之不同
(1)路徑相依度:本研究發現當路徑相依度低時,知識吸收將較依賴外界的知識來源,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自主性將較高。反之,當路徑相依度高時,知識吸收將較依賴內部的知識來源,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自主性將較低。
(2)模組化程度:本研究發現當模組化程度高時,知識吸收將傾向分散式的知識交流網路,知識創造過程中成員間的分工較清楚,而且團隊創造的知識較能以模組的形式儲存擴散。反之,當路徑相依度高時,知識吸收將傾向集中式的知識交流網路,知識創造過程中成員間的分工較難切割清楚,而且團隊創造的知識較無法以模組的形式儲存擴散。
(3)技術複雜程度
本研究發現當技術複雜度較高時,知識吸收的來源較廣泛,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多樣性與正式化程度將較高,而且知識愈傾向於以外顯方式蓄積擴散。反之,當技術複雜度較低時,知識吸收的來源較狹隘,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多樣性與正式化程度將較低,而且知識愈傾向於以內隱方式蓄積擴散。
(二) 團隊領導與組織情境不同,組織知識流通隨之不同
本研究發現師徒制是台灣資訊硬體公司重要的訓練制度,專案的知識儲存方式因此傾向蓄積於個人之上,本研究亦歸納出不同形式的專案領導人對於組織知識流通影響的角度不同。此外,當個人激勵與團隊績效連結程度愈高時,愈有助於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合作程度,而且當組織各個團隊間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較頻繁時,則有助於內部知識擴散,較能發揮整體組織知識的槓桿效果。
(三) 台灣資訊硬體業的創新特色
從個案的實地探索之中,本研究依據 Henderson and Clark (1990) 提出的學習模式,發現在替先進國廠商的代工經驗中,台灣逐漸吸取了先進國產品設計與製造的知識,因此近年來,雖然關鍵組件多操控在日商與美商的手裡,但是許多台灣優秀的廠商則試圖在產品架構方面進行創新,亦即在整體搭配方面進行突破,設法讓整個產品成本降低或功能提昇,這種現象可見於筆記型電腦產業、掃描器產業、CD-ROM 產業、Monitor,產業等。依據以上的觀察,本研究歸納出台灣資訊硬體業的創新特色是屬於架構方面的創新,對於關鍵組件的創新能力則相對較弱。此外,本研究同時發現本土廠商由於規模較小,因此很難像歐美廠商般以總部的中央貧驗室來進行長期的研發,所以主要扮演的角色為快速的追隨者.,負責盡快將新技術商品化,而透過上下游跨組織的知識流通使得我國廠商能在快速追隨者的定位上持續保有競爭力。
|
3 |
IC設計服務業知識創新管理之研究—以S公司為例 / A Study on Knowledge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IC Design Service Industry — Using S Company as an Example郭政炫, Kuo, Cheng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目的,以S公司的IC設計服務專案問題解決方式為案例,運用Dorothy Leonard的基本架構為分析主軸,試圖對S公司IC設計服務部門(台灣工程中心)核心能力建構提出學術性的解釋。本研究採用非實驗性之質性個案研究法,以S公司的三個設計代工及一個內度專案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發現如下:
壹、技術知識特質對內部技術網路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S公司的IC設計服務專案所面臨的技術問題主要為與設計工具相關知識的改變所導引出來的模組式創新或突破式創新。
二、本研究發現面對的問題創新程度高的專案,其內部技術網路連結關係愈強。
貳、內部技術網路對知識流通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知識經驗的分享有助於組織知識在轉換過程中創造與蓄積。知識經驗透過師徒制、在職訓練及內部經驗分享,有助於知識在共同化過程中蓄積與傳播。知識經驗透過文件資料撰寫,有助於知識在外化過程中蓄積與傳播。知識經驗透過內部網路分享,有助於知識在結合過程中蓄積與傳播。
二、本研究發現組織擁有知識創造型團員有助於組織知識的流通。例如S公司的知識工程師將其內隱知識文件化,加上知識主管的鼓勵,透過共同化、外化的過程,促進了組織的知識流通。
三、本研究發現S公司在實驗與原型的活動中,有助於解決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問題。
參、S公司的核心能力
一、本研究發現S公司台灣工程中心的核心競爭力如下:
1. 員工知識和技能-一群對設計工具相當熟悉的I型工程師
2. 實體技術系統-公司發展的設計工具
3. 管理系統-經理個人魅力鼓勵員工進行知識經驗的分享
4. 價值觀和規範-以客為尊,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二、本研究發現組織知識流通愈強的專案,有助於組織核心能力建置。 / The intend of study is trying to identify core competency of S Company IC Design Service Department, Taiwan Engineering Center, using the framework proposed by Dorothy Leonard-Barton in 1995. This study is a descriptive and exploratory case study for S company Taiwan engineering center handling three customers’ IC implementation project and one internal new desig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project. The major conclusions for this study as below: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knowledge affect internal networking including:
● The technical knowledge challenge, which S company is faced, is mainly derived from module innovation and/or radical innovation when new design tools introduced.
● When the problem project team encountered is lower dependency of organizational technical knowledge, then internal networking work closely is requir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2. The internal networking affects knowledge flow process including:
● Sharing of knowledge experiences is contributive to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torage during conversion process. Making use of master and apprentice system and on-job training to share knowledge experiences is contributive to knowledge storage and spread during socialization process. Making use of writing documents to share knowledge experiences is contributive to knowledge storage and spread during externalization process. Making use of intranet to share knowledge experiences is contributive to knowledge storage and spread during combination process.
● Having knowledge-creating crew is contributive to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process.
● During problem solving stage, experimental and prototyping making is helpful for creat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3. S Company core competency analysis
● S company Taiwan engineering center core competency is concluded as following:
1. Employee knowledge and skill — There is a group of I type engineers who are skillful in using design tools,
2. Technical system — Employees have early and un-limited access to S company’s well-developed design tools
3. Managerial system — Knowledge officer personal inference power
4. Value and norms — Company motto “Your Long Term Design Partner”
● High throughput knowledge flow project helps S company creating core competency.
|
Page generated in 0.099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