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1984~2002年)朱若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本文目的在以階級形成的觀點,透過文獻收集與深度訪談,詮釋1984至2002年之間,經驗過衝突和集體行動的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過程與內涵轉變。
研究發現,隨著報業自動化、政治解嚴、報禁解除,以及九○年代以後,有線電視、網路科技興盛以及閱報率下降,報業市場萎縮,報社因倒閉、停刊的裁員案例漸增,工作權不保的危機由印務部擴展至編輯部。過去強調新聞自由、專業的記者編輯,因工作內容特殊性,多不認同勞工身份,更遑論有勞工意識,但隨著自早停刊、自晚經營權轉移以及中時無預警裁撤中南編事件的勞資爭議事件,少數記者編輯卻在勞資爭議的抗爭過程,體認到「勞資關係不平等」,感覺到或有意的結合勞方共同利益,以實際行動對抗資方,激發勞工意識,意識的轉變由以往認知印刷廠工人才是勞工,轉變為只要是受僱者便和一般勞工無異,並體認作為勞工團結象徵的工會之重要性。
然而,至今報社工會且仍在運作者不到10家,除了工會法--廠場工會的限制削弱勞工集體力量的結構性因素外,報業藍、白領勞工工作利益的分歧,形成行動的斷裂,亦為長期報業工會力量弱化的主因。不過,即使在缺乏集體行動的文化傳統下,中國時報產業工會卻能多次以行動挑戰客觀條件的限制,展現強烈的工會性格,與具有工人關懷的知識份子有意識地組織強調集體主義、激發工人意識的工會有關,成為勞工對抗資方的背後支柱。
|
Page generated in 0.09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