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小企業台商融資管道與台灣銀行業者關係

本研究透過文獻研究法,利用文獻、理論、法令及實務見解,進行對中國、越南及台灣間的總體經濟、銀行及中小企業之台商比較分析後瞭解。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中之重大關键要素。然受國際品牌廠商要求、或因生產成本提高,不再具有國際比較利益、或為就近需求市場、或因衛星生產體系的遷移而外移。
企業經營五要素─產、銷、人、發、財等五項中,資金是企業經營重大原素,一如血液之於人體般的不可或缺;研究顯示,中小企業經營多以家族型態經營,會計制度偏向規避稅賦,財務依賴少數股東。當其向銀行舉借資金時,則受限1.經營規模不大2.擔保不足、欠缺被認可之保證人3.資訊不透明(會計制度不健全,報表為節稅而粉飾)等因素;銀行在評估授信案件,本質上必須把資產安全列為第一優先考量。近年來,受國際金融監理規範日趨嚴格、國內監管法令、及銀行內部風控要求影響,銀行經營授信業務成本是日益增高。台灣銀行業朝大型、金控化發展、業務轉向是趨勢。原照顧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銀行,也紛紛改制成商業銀行,使中小企業授信管道更形縮減。銀行有其金融中介角色的使命,但中小企業者經營管理上必須透明,否則在金融環境巨幅變遷下,未來企業向銀行舉借資金,勢必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932007
Creators黃建銘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