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性別及依附風格對其人際關係、價值觀影響之比較研究 / The deviantive behavior students' family structure, sex and attachment affect their 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value with the popular student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認輔學生與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生親家庭、單親家庭)、性別(男、女)及依附風格(父子、母子、同儕)對其行為表現(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影響。且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蒐集有關文獻與理論,建立研究架構與待答的問題。再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表、依附風格量表、人際關係量表、價值觀量表等研究工具,取得合於研究需求之樣本 232 人(認輔學生 116 人、一班學生 116 人),經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單純主要效果事後考驗、典型相關分析及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1.認輔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比例高於一般學生;一般學生來自生親家庭者高於來自單親家庭。
2.認輔學生中,男生遠多餘女生。
3.認輔學生的父子依附風格屬於逃避型者最多、其次是焦慮矛盾型,最後為安全性型依附風格。一般學生最多為安全型、其次是逃避型,最後為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
4.認輔學生母子依附風格屬於逃避型者最多,其次為安全型,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最少。一般學生的安全型者最高,其次為逃避型,最後為矛盾型依附風格。
5.認輔學生同儕依附風格屬於逃避行者最多、其次為安全型,焦慮矛盾型者最後。一般學生屬於安全型者最多,其次為焦慮矛盾型,最後為逃避型依附風格。
6.認輔學生的父子、母子、同儕依附風格,在逃避型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但在焦慮矛盾型、安全型的依附風格類型上,則低於一般學生。
7.認輔學生的母子及同儕依附風格,在逃避型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在父子依附風格上,則在安全型的表現上高於認輔學生。
8.來自生親家庭的一般學生,其父子依附風格在安全型的表現上,高於認輔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認輔學生,其父子依附風格在安全型的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一般學生中,來自生親家庭的,在安全型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單親家庭;認輔學生中,來自安親家庭的,在安全型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生親家庭。
9.來自不同家庭結構的認輔學生,其母子依附風格與一般學生無顯著差異存在。
10.來自生親家庭的認輔學生,其同儕依附風格在焦慮矛盾型的表現高於一般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一般學生,其父子依附風格在焦慮矛盾型上高於認輔學生;一般學生中,來自單親家庭的,在焦慮矛盾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生親家庭;認輔學生中,來自生親家庭的,在焦慮矛盾型依附風格上,表現高於單親家庭。
11.不同性別的一般學生和認輔學生,其父子、母子及同儕依附風格無顯著的差異存在。
12.認輔學生比一般學生有較低的良好人際關係上,較高的不良人際關係;且在自我監控、希望概念與樂觀方面較一般學生來的低。
13.來自不同家庭結構的認輔學生和一般學生在人際關係的表現上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但來自生親家庭中的一般學生,其在自我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上高於來自一般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的認輔學生,其在自我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上高於一般學生。一般學生中,在我自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生親家庭表現高於單親家庭;認輔學生中,在自我監控、建設思考的表現上,單親家庭高於生親家庭。
14.不同性別的認輔學生和一般學生,其人際關係及價值觀的表現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
15.認輔學生和一般學生的父子、母子及同儕依附風格,對人際關係和價值觀的表現並無顯著的差異存在。
16.家庭結構、性別、依附風格等變項,能有效解釋參與研究一般學生和認輔學生的行為表現,解釋量達 2.667%。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924
Creators吳幸怡, Wu, Shing-Y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139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