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銀行往來關係對中小企業借款條件與授信風險之影響

中小企業大多屬於未公開發行公司,只能以非公開融資方式取得資金,銀行借款就成為中小企業相當重要的資金來源,然而中小企業由於資訊不對稱問題相對較嚴重,許多中小企業可能無法順利向金融機構獲取足夠資金,過去已有許多國外文獻支持銀行往來關係有助於減輕借貸市場資訊不對稱現象,此種現象可能對中小企業而言尤其重要,因此本文針對台灣已取得銀行授信的中小企業,探討銀行往來關係會如何影響中小企業的擔保要求、與融資額度等借款條件,並討論銀行進行授信時,是否可由企業既有的銀行關係的選擇觀察出企業的授信風險,同時驗證企業與銀行業務往來越密切,對於銀行控管企業授信風險是否能有顯著助益。
本文的銀行關係的討論著重在借款集中度、往來銀行規模、與銀行監督能力三方面,實證結果發現與單家銀行往來的企業,被要求提供擔保的機會較高,但單家銀行關係的企業比較不會受到融資限制,說明中小企業集中借款,往來銀行由於獨享企業可能帶來的業務利益,私人資訊價值較大,會願意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然而基於中小企業尋求另一家銀行認可的困難度較高,單一銀行資訊獨佔的優勢,使企業可能反而被要求提供較多擔保品,而多家銀行關係的企業,擔保要求比例雖較低,但是企業卻必須承擔未來申請再融資時,個別銀行貸放意願較低落的風險。在銀行規模的選擇上,由於中小企業對大型銀行的議價能力相對更弱,受到融資限制的可能性較高。在銀行監督能力方面,企業與銀行授信業務項目越多、企業與個人和相同銀行往來,都能顯著降低企業被要求提供擔保的機會,此外,潛在競爭銀行的存在可能可以減輕資訊閉鎖問題,也能降低企業擔保提列的機會。
在授信風險方面,實證結果發現與單家銀行往來的企業,發生異常授信的可能性較低,多家銀行關係且借款來源分散可能是企業品質低落的訊號;企業與銀行授信業務項目越多,能有助於銀行控管企業授信風險,企業發生異常授信的可能性較低,但是企業、個人是否與相同銀行往來並無法做為觀察企業授信風險的指標。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357021
Creators唐于雅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