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東協區域論壇對亞太安全之影響-國際建制之觀點

論文摘要

本文主要之研究在於檢驗東協區域論壇是否具有影響亞太區域安全之效能。首先藉由國際關係理論對於「安全」的闡述,筆者運用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安全觀與對國際建制的看法,來評析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tional Forum, ARF)對亞太安全的影響力。隨著國際關係理論的檢視過程中得知,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制度主義皆認為東協區域論壇在穩定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效用不大。
其次,透過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與Volker Rittberger在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文章中所提出關於國際建制(International Regimes)評定的指標,其以新自由制度主義的觀點就(1)建制的「效率」(Effectiveness)指標-建制達成目標與貫徹意志的能力、對成員的影響力,以及決議的拘束力等方面;兼以(2)建制的「彈性-堅實」(Resilience / Robustness)指標-東協區域論壇對於現實事件、衝突的解決能力與成效,藉由國際建制的角度來分析東協區域論壇在建制上的完備與否,來評價東協區域論壇是否合乎所謂區域性「安全」機制的標準。 經由國際建制指標的檢視結果得知,不論在「效率」指標或「彈性-堅實」指標,皆驗證出東協區域論壇是個不健全的國際建制,並非所謂的區域性安全機制,對亞太區域安全的影響力也有限。
再者,經由對於亞太地區的主要衝突點-朝鮮半島核武問題、台海危機以及南海主權爭議等事件的討論,檢視東協區域論壇對於事件的處理、事件所做出的決議以及針對事件所發表的聲明,來評析論壇是否具有解決亞太衝突事件之功能。研究發現,東協區域論壇僅能對於衝突事件做出宣示性質的聲明,不具拘束力的決議,無法要求成員國自制,也使得論壇無法做出有效的解決,更失去了處理亞太區域安全事務的能力。
最終,歸結出東協區域論壇的缺失,以及無法有效發揮其安全建制的原因,筆者認為東協區域論壇最主要的缺失在於「制度化程度太低」以及「決議拘束力不足」,因而導致論壇缺乏安全建制的功能、議題無法被普遍討論、對衝突事件缺乏解決能力以及信心建立措施無法順利推展等問題。透過上述之討論,找出提升東協區域論壇解決事件效能之辦法,俾使其發揮安全建制之功能。

關鍵字詞:東協區域論壇、新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國際建制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2530101
Creators宋國強, Sung, Kuo-Chi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