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國民政府的法幣政策及其實施(1935∼1948)

法幣政策的實施,為中國貨幣史上的一大變革,本論文旨在探討法幣存續期間所面臨
的種種問題,並進而評估其得失利弊。
論文計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討論戰前國民政府的法幣政策,並檢討其初期施
行成效。第三章為法幣與戰時財政,論及戰時租稅政策與公債政策的運用限制,以明
法幣在戰時財政中的地位及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二者間的關係。第四章討論戰時的對
日貨幣戰,即中國如何維持法幣信用,並打擊日本「以戰養戰」策略。第五章為戰後
的法幣問題,探討法幣制度如何在種種不利情況下,乃至全面崩潰。第六章結論,約
可歸納為以下三點:(一)法幣改革解決了當時的經濟困難,化解了財政危機,但政
府並未在戰前以膨脹通貨的方式,解決財政赤字。(二)戰時的通貨膨脹,主因在政
府未能有效管制外匯金融、統制物資以壓抑物價,既無法杜塞游資,則惡性循環導致
通貨膨脹日益嚴重;並非如一般學者所言的「濫發通貨」。(三)法幣政策在實施與
抗日戰中,雖曾獲得英美大力支持,然英美亦由此得利並牽制中國,甚或損及法幣信
用,影響不可謂不大。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6015
Creators劉文賓, LIU, WEN-B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