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集體行動與政治企業家互惠之研究 --以汐止夢想社區夢想嘉年華為例

台灣大部分的社區活動,多是由非營利組織主導,再加上居民的參與而成,其形成的力量往往是由下而上的發起,其涵蓋地理範疇通常是當地的村里或縣市;汐止夢想社區藝術季時間長達兩三個月,藝術家從世界各地匯集於此,藉由年度間的小型藝術活動,醞釀夢想嘉年華遊街的力量。其涵蓋範疇也從原本的單一社區擴展到汐止全市,之後台北市內湖地區的加入,延展成愛好藝術的朋友遠從高雄、彰化等地來參加,2007年更在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社區居民們也由幫忙推遊街花車的配角,一躍而成站在花車上表演的主角。是什麼誘因能使夢想社區的居民願意熱情參與,無條件提供國外藝術家的寄宿?是什麼因素能讓此遊街活動逐漸打響國際名號?夢想嘉年華活動對建商和社區住戶存在什麼互惠的關係?而建商透過營利組織的功能,能對社區產生什麼關鍵性的影響?本研究除了將從集體行動的邏輯提出解釋外,並從政治企業家的角度剖析建商的領袖角色,希望此案例分析將有助於社區活動等政策提供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256006
Creators湯佳玲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