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山先生有關華僑經濟政策之研究----東協國家僑營事業之個案分析

台灣地區屬於海島型經濟型態,而今正面臨分散國際市場的階段。東南亞地區華人人
口眾,其中,不乏成績卓越者,設若國內工商業能夠與之合作,必能促成彼此利益,
並拓展我國對外貿易市場。這是本研究動機。
本研究主要文獻有三:一是國父遺訓有關華僑之政策;二是行政院僑委會蒐集的華僑
經濟資料;三是經濟部投資審查委員會編纂的國內外業者資訊。此外,為瞭解台灣及
大陸過去四十年的經濟發展情形,本研究同時涉獵台大教授邊裕淵有關台灣經濟發展
的著作,及中國國民黨大陸工作會編印的「匪情年鑑」。
本研究用「內容分析」途徑,注重資訊內容「量」的變化來推論「質」的變化,從中
發掘國內業者與華僑金融業者、中小企業二者,及農林漁牧礦業者可能的合作「互利
點」,並本此「互利點」推論可能的合作途徑。
本研究發現國內與華僑金融業者,均有能力經營跨國性的國際金融業,雙方若能合作
,將有助彼此金融流通互助。其次,國內面臨轉型的中小企業,其經驗與技術恰符東
南亞國協起步工業所需,而當地的充足而價廉的勞工,適足以支持中小企業生存與發
展;此途若能合作,不僅有益東協國家經濟發展,亦可疏解國內中小企業去向之壓力

再者,國內農林漁牧金礦業技術均有其卓越成就,若能用之協助開發東協國家華僑擁
有的天然資源,當可兩興其利。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477
Creators陳偉之, CHEN, WEI-ZH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