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5歲幼兒教育政策議題之研究: 政策工具觀 / A study of 5-year-old childhood education policy issues in taiwan: the view of policy tool

因應台灣少子化所帶來的社會衝擊,學者提出減緩少子化應從強化幼兒教育開始,馬英九總統遂於2008年大選期間的教育政見提出了具體主張:「5歲免費入學,促進幼托合一」。此項看似利多或回應民意的措施,卻引起社會各界的反彈與質疑,並針對少子化下的幼兒教育政策提出了不同政策替選方案。
而政策工具的研究大致上可分為二個大類,其中之一為對於政策工具本身的關注,也就是說政策工具本身的特徵,包含類型、優缺點、適用情境等等;另外一部分則是關注於政策工具如何與為何被選擇出來,亦即外在於政策工具本身之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政策工具選擇的過程。由此,本研究目的在於從相關文獻與相關政策行動者的深度訪談中,瞭解台灣5歲幼兒教育政策所使用之政策工具,各個主要的政策工具在強制性、直接性、自動性、透明度、可接受性等五個重要政策工具分析面向所呈現之特徵;接著,具體的分析、探討98學年度5歲幼兒教育政策之內涵、政策發展的背景脈絡與政策行動者對此政策的觀感與建議;再者,由於政策工具最終的選擇往往不只是理性分析的結果,反而受到許多非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政府很難提供「最佳的」政策工具來解決問題,因此本研究從與關鍵政策行動者進行之前測訪談與初步資料蒐集過程當中,歸納出本研究個案主要影響政策工具選擇之可能因素,包含理念、行動者與環境脈絡;最後,對台灣相關政策的制定過程提出改革建議。然而,在本研究付梓之際,教育部公佈99學年度「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筆者在時間緊迫之際,亦將此計畫之實施內容概要的介紹說明。
研究結果發現主要歸納為三個部分:第一,政策工具理論可以提供每一個所使用之工具一個概略之框架,然而實際分析的過程中發現,真實世界中的政策並非如同工具分類那樣單純,因此若欲針對實務上的政策,提供具體建議,必須超越抽象的工具理論,就實際情形深入研究,俾得到解答。
第二,針對目前5歲幼兒教育政策,相關行動者提供了幾項主要建議,包含以改善幼教品質為優先;釐清此政策之定位,為一福利政策或教育體制的一環;欲減緩少子化應重新規劃國家之育兒環境而非單一政策可以達到之目標;政策制定過程缺乏整體一致規劃,人事異動頻繁使得理念無法貫徹,不利於台灣社會之永續發展。
最後,在影響政策工具選擇的因素最重要的即為「理念」,針對此5歲幼兒教育政策相關行動者之理念主要有兩大分歧,其中之一為以學者為首支持幼兒教育公共化、非營利化,另一則為以私立幼教業者為首主張維持現狀、並由政府加以補貼;而行動者的手段與策略亦為一項重要影響政策制定過程之因素,學者由於其專家的身分使其意見具有代表性,私立幼教業者因其所面臨之生存危機,傾向採用激烈方式表達其訴求,如動員遊行、政治教換等,而各重要決策者的偏好,如總統、行政院、教育部、財政部、主計處等,亦對政策之決定有相當影響力。台灣特殊的環境脈絡,包含以私立為主要幼兒教育供給者之歷史背景、日趨嚴重的少子化情形、激烈選戰所衍生選舉支票文化與目前台灣的財政困境,這些因素皆影響著5歲幼兒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256009
Creators吳念霖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