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我國全民健康保險體系下政府保險費補貼之探討 / The premium subsidies in the system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後,政府保險費的補貼對勞動市場產生的影響,以及該影響所產生之勞工流動的現象,皆為本研究所探討之主題。
  研究結果發現,在各種不同之勞動供給及勞動需求彈性下,政府保險費補貼對工資率的影響即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政府對被保險人的補貼會使勞動市場之均衡工資率下降,但當勞動供給無彈性及勞動需求彈性無限大時,此影響即不存在,意即市場均衡工資率將不因該補貼政策而有所變動;至於政府對雇主保險費之補貼方面,除勞動需求完全無彈性的情況外,此種補貼的施行通常會使工資率上升,而就我國情況來看,由於各產業的勞動需求有彈性,而台北市大、小家庭已婚男性的勞動市場之勞動供給曲線已達後彎階段,故政府保險費補貼會使工資率上升,而在其他勞動市場的情況下,由於勞動供給曲線為正斜率,故政府對被保險人的補貼會促使工資率下降。
  在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後,若勞動市場之勞動需求彈性無限大,則其工資率將會因此而降低,但當該市場之勞動供給曲線為正斜率且勞動需求完全無彈性時,全民健康保險的施行反而會使其工資率上升,然多數的情況是: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後,工資率的變動會呈現不明確的狀態,其將隨當時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變動方向。
  由於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將促使勞動市場之工資率產生改變,但由於政府對各類被保險人補貼比例上的不同,造成各產業及各類被保險人工資變化上的差異,進而產生勞工流動的現象。在同一產業不同類被保險人的流動上,由於經實際工資計算的結果得知:就同一產業而言,以「自營作業」之身份投保者將獲得最低之實際工資,「公民營事業、機構有一定雇主之受雇者」次之,而「職業工人」最高,因此推論勞動者將較喜愛受雇於人的就業型態,同時有一定雇主之勞動者亦會傾向加入職業工會,設法以「職業工人」的身份投保。如此即造成各類被保險人相互流動的現象。
  而政府實行該補貼政策時,在無法縮減其他公共支出的前提下,必會以課徵其他租稅的方法來籌措財源,若此財源來自於綜合所得稅,除勞動供給無彈性、勞動需求彈性無限大,及勞動供給曲線為負斜率且勞動需求有彈性的情況下,一般而言,此租稅的課徵會使工資率進一步上升。而我國之勞動市場多數屬於勞動供給為正斜率,而勞動需求為負斜率的型態,故若財源來自於綜合所得稅,則將會使工資進一步上升。至於以其他租稅做為補貼財源時,就一般分析而言,某些租稅的課徵會造成工資率的上升,但有些租稅反而會進一步降低工資率。然就實務上而言,由於我國加值營業稅有稅基廣、稅收穩定及課徵阻力小等優點,故本文認為,若我國一定要施行此保險費之補貼政策時,其最適之財源籌措方式應以課徵加值營業稅為宜。
  然本研究發現,政府保險費之補貼將造成工資率的改變,進而扭曲被保險人就業型態及投保單位的選擇,並且產生勞工流動的現象,如此將造成社會的福利損失,再者,若該補貼之財源來自於各種扭曲性租稅的課徵,則政府保險受的補貼將更進一步產生社會成本。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331
Creators黃淑娟, Hwang, Shwu Ji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