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之研究-以交易成本理論分析

近年來國內各項重大公共政策、公共建設的實施,使政府財政日益困難;相對於政府財政拮据情形,民間資本不斷累積,公部門遂逐漸有引進民間資金的意願,欲藉著結合公有土地與民間資金、技術、經營管理能力進行土地開發,來達到提昇全民利益的目的,於是「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形成。公私部門以訂定契約的方式,將雙方擁有的資源結合。在此過程中,雙方必須密切配合,才能達到合營的目的。但不論目的為何,皆需考量成本,過去從成本觀點探討土地開發方式的研究多侷限在以財務分析方式評估,而事實上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因雙方交易行為而產生的交易成本對於開發過程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本研究試圖從交易成本理論來探討目前相關法令規定與實際運作中設定地上權、BOT模式、合作興建、委託開發這幾種「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
  本研究之研究內容如下:
  (一)目前國內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相關法令規定、案例之整理、歸納。
  (二)以交易成本理論分析、比較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
  (三)降低四種公私合營土地開發方式交易成本的方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10000635
Creators洪郁惠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