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引入信用市場對總體經濟的影響

典型的IS-LM模型設定中,銀行僅為創造存款貨幣的機構,對於實質經濟活動並無影響力。以銀行資產負債表來看,貨幣為銀行的負債,在模型中有明確的定義,但與銀行負債相對的銀行資產—銀行放款,則被假設與債券為完全替代,併入債券市場中。
然而目前有愈來愈多的文獻指出,由於金融市場的資訊不完全,因此銀行在借款者與放款者之間扮演的角色相形重要。因此本文乃以Bernanke and Blinder(1988)的模型為基礎,假設銀行放款與債券為不完全替代下,納入信用市場,建構一隨機模型。探討經濟體系內各個市場發生衝擊時,對體系內各變數的影響,及衝擊發生後,為穩定產出所實施的貨幣政策之政策指標。再者,進一步討論浮動匯率制度的小型開放經濟,引入信用市場後,對於各經濟變數的影響。
經由本文的解析,我們可以得到:封閉經濟體系中,因納入信用市場,使得貨幣政策實施對所得有進一步的效果,但在開放經濟體系中,則看不出貨幣政策實施時,其對所得的影響力。然而發現貨幣市場供需面或外國利率發生衝擊時,因信用市場的存在,導致匯率變動幅度相較於Mundell(1963)模型中匯率變動幅度大。再者,無論是封閉經濟或者是浮動匯率的小型開放經濟,若決策當局以穩定產出為最終目標,當衝擊是來自貨幣需求面時,信用數量為較佳的政策指標;但若衝擊是來自信用市場時,貨幣數量則是較佳的政策指標。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258026
Creators徐曉晴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