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上市後業績衰退與盈餘管理關係之研究 / The research between IPO and earning management

本研究觀察台灣新上市公司上市後業績衰退的特殊現象,並參酌有關國內股票上市的規定,及股市相配合之資訊與競爭環境,由求實性會計理論之推衍,以探討公司於上市後經營績效之惡化,是否係因公司若於上市前進行盈餘管理以利於上市申請之審查過程,然損益操縱有其限度、且上市後應計項目迴轉的結果。
  為驗証上市後業績衰退與上市前盈餘管理之關聯,本研究以民國73年至民國81年於台灣証券交易所初次上市,而於上市後業績呈衰退之新上市公司,比較其上市前後之應計項目、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及營業外損益之差異尺度是否顯著,以偵測衡量業績衰退之新上市公司於上市前是否進行盈餘管理,及其所使用之盈餘管理工具。實証結果顯示:
  (1)業績衰退之新上市公司,上市前後總應計項目並未呈顯著差異。
  (2)就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上市後業績衰退之公司,其上市前顯著大於上市後之平均水準;就上市前各年而言,上市前二年及上市前三年之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顯著大於上市後。
  (3)而營業外損益,業績衰退之樣本公司則有上市後顯著大於上市前的現象。
  綜合上述實証結果,業績衰退之新上市公司應計項目,上市前後並無顯著差異,可能係公司進行損益平穩化的結果;進一步分析探討,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及營業外損益,於上市前後呈相反方向之變動,且上市前後呈顯著之差異。由於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與營業外損益,於財務報表之揭露及使用者的分析方式上,皆具有不同的特性及意義。故而結論,公司於面臨不同的外在經濟環境壓力下,進行之損益操縱策略時,將會審慎考慮該經濟環境壓力之因素,俾達其預定目標。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433
Creators曾國禓, Tzeng, Kwo Y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