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學生運動與臺灣自由民主發展之研究(1981-1992)

1949年遷至臺灣的中華民國,由於蔣中正政府在取得臺灣統治權的正當性充滿爭議,加上恐懼中國共產黨的滲透破壞,和蔣不願政治權力被分享的心態。以蔣中正為中心的「強人威權體制」在確立前後,對內便以動員戡亂、戒嚴法規結合情治機關,大肆搜捕異議分子,於是臺灣進入了「白色恐怖」籠罩的人權黑暗時期。
強人威權體制製造全面性的白色恐怖,影響遍及社會每個角落,校園自然難以倖免,而被當局建構了「校園控制體系」加以管控。校園控制的結果,不僅安定了校園,無形中亦延緩臺灣自由民主的進展,讓中國國民黨在1990年代巨大的民主潮流壓力下,還能繼續維持部分強人威權體制時期擁有的政治利益、從容地處理各項政治爭議。
不過,強人威權體制加諸於學生身上的言論、行動限制,引發了學生的反抗,最後形成1980年代初期臺灣學運重新出現的因素。經過學生們的努力,使得大學校園漸漸擺脫校園控制的枷鎖,進而成為臺灣自由民主改革思想、行動發展的根據地。
此外,學運參與者更逐漸投入爭取臺灣民主憲政改革的運動。由於學生擁有的良好形象,使得學生之主張常能受到較高的社會關注及支持。經由學生運動的努力,最終使臺灣人民對國會全面改選、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懲治叛亂條例、修正刑法第一百條等議題形成「全民共識」,因此加速了政府自由化、民主化的腳步,讓臺灣脫離非常體制,告別白色恐怖的時代。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1530091
Creators郭凱迪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