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政策規劃與執行結合之研究

本文共乙冊,約九萬言,分為六章二十二節。
規劃、執行及評估是政策過程中的三個主要階段。學者已言,上述三個階段並非是一
個簡單直線的過程,它祗是便利學理討論之架構;而評估更不必然係政策過程的最後
一個階段,事實上,它存在於政策過和中的任一階段,且擔任階段與階段間聯結之中
介及資訊反饋之憑藉。
其次,規劃與執行兩個階段一必分立且前後接連並存。實際政策過程中,該二者之前
後次序可能互換,且不一定同時存在。
因此,為彈性肆應政策過程的複雜性及外在環境之變動不居,政策伊始,規劃與執行
兩者結合考量,實為園滿達成目標與建立一般性政策過程理論之基礎。
本文內容概要如后:
第一章:緒論。敘述本文研究之動機、目的、方法與限制。
第二章:規劃與執行聯合之權變設計。首先自「政策與行動」之關係「目標與手段」
之相段性兩個途徑探討並建立聯合之論證基礎;其次舉「偏頗」設計概念之案例為佐
證;然後,借取亞歷山大(Ernest R Alexander)之「政策-方案-執行-過程模式
」(PRIP)為本文理論架構之基礎並闡述之;最後,提出本文研究之概念架構。
第三章:規劃與執行聯合之途徑。從政治性活動,官僚組織,溝通、順服與政策評估
等五個途徑來討論。
第四章:個案研究。以我國台灣光復迄今之檢肅流氓政策為個案,並將「動員戡亂時
期檢肅流氓流例」之制定作為分界點,首先敘述前期適用「台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
辦法」時,有關檢肅流氓之規劃與執行。此外,並特別分立專節討論台灣光復以來,
我國最大規模之掃黑行動--一清專案--之規劃與執行過程,並喻其為規劃與執行
結合成功之範例。其次,再敘述「檢肅流氓條例」之制定過程及生效迄今之執行情形
,最後,就上政策提出檢討與展望。
第五章:規劃與執行聯結之困境。歸納促成規劃與執行歧異之四大變項:(一)議會
監督;(二)領導功能;(三)第一線執行人員;(四)執行策略。並逐項加以探討

第六章:結論。提出本文研究之發現及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6069
Creators蔡允棟, CAI, YUN-DO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