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民主轉型過程中政策參與者互動關係之研究 / A Research for Policy Actors Interactional Relation in a Process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acracy.

台灣地區自從一九八○年代以來,產生了一連串的社會運動與自力救濟事件,而其中有甚多是與公共政策的運作有關,這些頻繁發生的運動和事件,常使得民眾感覺似乎社會變得無秩序,亂象叢生。進而對國民黨政府的施政能力產生了質疑,也引發了「信心危機」。因此,為求瞭解其發生原因、影響以及思考如何減少類似事件發生,故從威權政體民主轉型過程中參與者互動情形來探討。並進而透過歷史性觀察,找出國民黨維繫政權的基本理念,以及運作的方法。在本論文亦經由反核四環保自力救濟事件個案分析,以明瞭在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政策參與者呈現出何種的互動情形和結果,和引用的理論與分析,作一對照。從論文分析中,吾人看到了一種內戰態勢下的互動。在中共軍事上、外交上、政治上及近年年來經濟上的威脅,使得國民黨政府為維繫其政權,戮力追求國家安全與生存,如加強國防戰備、維持外交關係、採行威權統治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而其中,經濟發展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遷,更成為國民黨政權生存維繫的核心政策。在研究發現中,吾人看到了政策參與者互動關係的轉變,如:(1)失去絕對權威的總統。(2)感受立委壓力的行政院。(3)泛政治化的政黨競爭。(4)突破言論管制的大眾傳播媒介。(5)遊說活躍的利益團體。(6)權力意識高漲的民眾。而對於政策建議方面,由於經濟發展是國民黨決策階層的核心施政理念,但此種理念容易導致泛經濟化的決策模式,呈現出由上而下的菁英取向的政策制訂模式。為彌補其不足,有必要採取以由下而上的諮商系統,贏得多數民眾的政治支持。另外,從核四個案分析中,得知反核乃是由於不信任國民黨政府的行政決策。因此,國營事業單位在推動重大早邀集社區居民參與議題的決策過程,以減低民眾的疑慮慮、恐懼及被剝奪感。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586
Creators李玉崑, Li, Yu Ku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