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育成中心的知識獲得、加值、擴散與累積-以工研院、台大、成大、元智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例

台灣的經濟主體是中小企業,而為培育具發展潛力的新興企業,國內自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於民國85年首創之後,已陸續成立了四十多個育成中心。育成中心是對有企業家精神之中小企業提供可以利用的空間、共同的支援服務,以及金融、行銷、管理方面的諮詢服務等,希望能夠對創業期,也就是最困難時的中小企業提供協助,以助其成長。因此「育成中心」此一觀念系統立即被有效的引進、吸收與實行,並已具相當成果。
本研究以國內育成中心此一創新機制,就其創立的過程,從國外育成中心的概念引進、國內相關機制的規劃與建立、開發主體的資源整合、對創業廠商育成服務的提供、到營運經驗的交流與擴散,將知識管理的觀念,應用在其活動中,嘗試來描繪創新育成中心知識管理的雛形。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較早涉入育成中心事務的幾個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台大創新育成中心、成大創新育成中心、元智創新育成中心等為研究對象,希望探究以知識管理為內涵的創新育成中心如何運作。主要研究發現與結論有:
1.育成中心的概念主要來自國外,藉著到各國育成中心及其規劃組織進行實地參觀訪問,了解不同的育成中心發展的情境與實務經營的經驗,作為國內各育成中心規劃與發展的借鏡。
2.育成中心的建構,首先藉由「替代學習」引進國外育成中心管理之模式取得範例,然後再藉由「經驗學習」在過程中不斷吸收經驗並改進。知識的引進主要賴由大學育成中心所擁有的知識資源、管道與設備,藉由整合各種有形無形的知識資源來提供一個培育進駐廠商的環境。而對於進駐企業、開發主體內部其他單位、或其他關係人的回饋,育成中心加以分析或利用。育成中心維持在一個時常改變的狀態,配合實務營運的需要,不斷地變動其結構、作業程序、網路等。
3.育成中心的知識加值工作,依「人員互動依賴性」與「工作的複雜性」的高低,區分為:交易型、專家型、整合型、及合作型等四個類型。交易型工作為一般行政支援服務,育成中心將其制式化、標準化為進駐企業提供有效率的軟硬體服務。專家型工作乃是提供企業所需專業知識諮詢的管道,利用大學內教授、顧問或相關專業人員的引介,為進駐廠商提供各種知識的獲得與幫助;而育成中心也須對各類專業知識的進行盤點與聯絡。整合型工作以整合開發主體各部門與外界資金來源管道為主。合作型工作主要是跨機構組織、不同領域專業知識整合的工作模式,包括進駐審查與評估、整合專業知識資源進行輔導、擔任與政府或法令衝突時的協調者、輔助取得政府優惠等工作。
4.育成中心的知識流通可藉由:聯誼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擴展人脈關係、舉辦研討會及座談會以交流分享、建立資料庫以數位化、範本化出版流傳。
5.育成中心的知識資本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與顧客資本。人力資本包括開發主體高階主管、育成中心經理人、各領域專家、教授、開發主體內高素質人才、人脈網絡等。結構資本是開發主體中的行政資源系統與無形的組織文化,協助育成中心的資源整合與運作。育成中心的顧客資本主要是進駐的新創企業與已畢業企業,在培育的互動過程中,得到他們意見的回饋與經驗的交流。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2126
Creators陳峻志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