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11
  • 10
  • 7
  • 7
  • 6
  • 5
  • 5
  • 5
  • 5
  • 5
  • 5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產業合作網路與知識流通之研究--以IC製造業為例

謝甄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IC產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臺灣的明星產業,該產業的另一項特色是分工細膩,因而形成緊密的合作綱路,藉著這樣的綱路合作關係,知識在產業合作成員間流通,進而形成IC產業創新的一個主要因素。 由於IC製造業身處IC產業的中心位置,因此本研究以IC製造業為研究對象,選取三家公司作為樣本,探討個案公司與設備商、晶圓材料商、IDM公司、IC設計業、光罩製造商和IC封裝廠的關係,以及有哪些知識經由這樣的合作關係,由綱路成員流通到個案公司,進一步造成個案公司的組織知識創新。 研究發現如下: 1. 合作產業與組織產業的技術相關性會影響組織與合作成員的綱路關係強度。當合作成員的產業與組織產業的「技術相關性」越高時,組織與合作面員間的互動程度越高。 2. 組織的經營策略會影響組織與合作成員的綱路關係強度。當組織的「公司經營策略」為專業代工製造、製程技術領先者時,組織與合作成員間的綱路關係形式,偏向為正式契約及非正式結盟關係。當組織的「公司經營策略」為產品整合製造、製程技術追隨者時,組織與合作成員間的綱路關係形式,偏向為買賣關係。 3. 在IC產業中,組織若居於技術領導者的地位,其綱路成員大多也是該產業的領導者。 4. 組織與合作成員的知識流通介面,與合作面員產業與組織產業的技術相關程度有關。 5. 組織與合作成員流通的知識內涵,與組織和合作成員的綱路強度有關。 6. 當組織和合作成員的綱路強度越強時,組織與合作成員流通的知識才有內隱性的知識。 7. 組織與合作成員間的知識流通,有助於組織知識創造。組織與成員間知識流通內涵越豐富,越有助於組織知識創造。組織與成員間知識流通的特性越是內隱性知識,越有助於組織知識創造。 8. 我國IC製造產業透過產業合作的綱路關係,由合作成員的知識流通,產生知識創造,進而提升IC製造業的製程能力,甚至超越合作夥伴。
2

大學實驗室組織平台與知識流通之研究─以八間光電領域之實驗室為例 / The Impact of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Knowledge Circulation─ A Case Study on Eight Optical Laboratories

李憲璋, James Le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目的 主要欲探討大學實驗室的組織平台,以及組織知識流通的重要活動,以及組織平台與組織知識流通的互動。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多重個案分析」(multi-case)之「個案研究法」,以深入訪談大學實驗室的教授、實驗室成員等為主,次級資料蒐集閱讀為輔,期能夠依照研究目的提出結論與建議。 研究發現 壹、領導者角色與組織的知識流通 1.在光電領域的實驗室中,領導者的研究方向會影響成員題目概念的生成方式。 1-1.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老師的研究方向愈趨向於執行業界的合作案時,碩士班學生的題目概念生成愈趨於上而下。 1-2.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老師的研究方向愈趨向於學術研究時,碩士班學生的題目概念生成愈趨於下而上。 1-3.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老師的研究方向不論是趨向於執行業界的合作案或是學術研究,博士班學生的題目概念生成均趨向於下而上。 貳、教育訓練與組織的知識流通 2.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成員教育訓練的設計有助於實驗室之知識取得與蓄積。 3.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聚餐、出遊、球敘以及玩LAN-game是最常見的促進成員感情之方式,良善的群體關係有助於實驗室氣氛的和諧,進而有利群體目標的達成。 叁、激勵制度與組織的知識流通 4.在光電領域的實驗室中,激勵學生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教授以身作則、培養成功的經驗、給予口頭上的贊許與勉勵、給予適當的獎勵津貼以及提供代表出席研討會的機會。 5.在光電領域的實驗室中,使用具正面增強作用的獎勵津貼制度,有助於實驗室成員知識創造的動機。 肆、團隊溝通合作與組織的知識流通 6.在光電領域的實驗室中,透過團隊與合作有助於實驗室知識在轉換過程中的擴散與蓄積。 6-1.在光電領域的實驗室中,知識經驗透過師徒制,以學長帶領學弟共同實做的方式,有助於知識在共同化過程中的蓄積與擴散。 6-2.在光電領域的實驗室中,知識經驗透過技術化文件、實驗成果文件的方式,有助於知識在外化過程中蓄積與擴散。 6-3.在光電領域的實驗室中,知識經驗透過meeting的舉行以及面對面的直接溝通,有助於知識經驗在結合過程中的創造。 6-4.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知識經驗透過實驗室內部的資料庫建置,有助於知識經驗在結合過程中的蓄積與擴散。 伍、團隊組成與組織的知識流通 7.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實驗室成員的組成會影響實驗室的知識流通。 7-1.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以物理/材料、電機/電子、機械/力學背景的學生居多,並當學生來自於物理/材料、電機/電子相關領域時,有助於縮短教育訓練的時間及加速內隱知識的分享。 7-2.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老師傾向選擇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及意願者,並當新進成員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及意願時,有助於實驗室成員對知識創造的動機。 8.在光電領域實驗室中,擁有知識創造型成員有助於組織內部知識的流通。 8-1.博士後研究員及博士班學生趨向為實驗室中之知識工程師以及知識執行人員,使內部知識可由中而上而下的傳遞,其任務包含計劃的協調和管理、創造新知、引領學弟妹熟悉實驗室、執行計畫、分享知識經驗。 8-2.碩士生及大學專題生趨向為實驗室中之知識執行人員,累積和產生實驗室內隱及外顯知識,其任務包括執行計畫、分享知識經驗。 研究結論 對大學實驗室領導者 1.給予學生適切且明確的目標,降低組織給予成員的焦慮和不確定性 2.提倡增強作用的獎勵機制 3.創造各種知識學習的機會 4.建立利於創造的環境,避免成員遭受被評價的恐懼 5.重視知識的整合與應用,跳脫僵硬化的強記 6.強化實驗室成員知識分享的意願和習慣 對大學實驗室成員 1.加強專業技術的背景 2.增強自我學習的動機 3.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 Abstract Research Objective It discuss about th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of laboratories in the University, activities which help to circulate the knowledge in an organiz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knowledge circulation. Research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ase Study by the Multi-case theory, the major information is base on the interview of both professors and the members in laboratories, and the inferior information is gotten by ways of searching and collecting a large amount of data. Hoping to bring up the conclusion and the suggestion by the aim. Research Conclusion For leaders of laboratories in the University:1. Students are given clear and definite targets and leaders also have to reduce the anxiety and the uncertainty of members.2.Making use of the reward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heory.3.Creating opportunities of learning.4.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creativity is encouraged.5. Instead of cramming the knowledge in to one’s memory,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paid much attention.6. To form the habit of sharing knowledge. For members of laboratories in the University:1. To reinforce the specialized field or subject.2. To strengthen the motive of self-learning.3. Develop the ability of thinking independently. Keyword:Laboratory,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knowledge circulation, optical science
3

台灣精密機械業產品創新與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 / Product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in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許月瑛, Hsu, Yueh-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土精密機械產業在世界舞台上漸受矚目,台灣廠商之突破與創新,是促成產業前進之重要動力。本研究欲以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廠商為研究對象,以廠商之產品的開發案為主題,深入探究廠商知識資產的創造累積與能耐打造。 本研究以個案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式,共訪問台灣精密機械業 6 家公司/機構產品開發專案。本研究以「技術知識特質」與「團隊特質」兩項變數探索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廠家「組織知識流通」之影響。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技術知識特質對組織知識流通的影響 (一) 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影響組織知識流通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其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較低之廠家,其知識吸收來源關係愈緊密。台灣精密機械產業其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較低之廠家,以人員或實做為主要之學習方式。技術知識模組化程度愈高,則團隊創造的知識亦較能以模組的形式蓄積,有利於其它專案的進行;反之,則較難以模組的形式蓄積,傾向師徒制的方式傳承。 (二) 技術知識外顯程度影響組織知識流通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技術知識內隱程度較高者,知識吸收以人為主要媒介。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技術知識內隱程度愈高者,知識創造過程中人員培育時間較長,新人培育時間皆超過 2 年以上,而國內研發機構更在此年限之上。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技術知識內隱程度較高者,其知識儲存傾向蓄積在人員經驗中(如:師徒制) 二、團隊特質與組織知識流通之關係 (一) 團隊成員異質性影響組織知識流通 團隊成員異質性愈高,則吸收之知識越多元;反之,則吸收之知識越有限。團隊成員異質性愈高,則知識創造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式越多元;反之,則其問題解決的方式較有限。 (二) 團隊成員溝通影饗組織知識流通 團隊成員以面對面溝通形式,則成員於知識創造過程中較能達成解決問題的共識。團隊成員電腦網路溝通程度越高,則較能促進團隊內與團隊外知識蓄積與分享。 三、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的創新以「零件的模組創新」和「零件的漸進式改善」為主,與協力廠家有密切的互動。 四、台灣精密機械產業跨業的產品創新,傾向與國內研究機構合作研發。 / Product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in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Yueh-Ying HsuDirect Professor : Jen-Fang LeeIntroductionIn the effort of Taiwan machinery tools firms, Taiwan machinery tools has become a new shining star in the world. In 1997, the industry production value of Taiwan machinery tools is up to $1,758,000,000(US dollar). Taiwan is now top6 only after Japan, Germany, America, Italy, and Swiss. Drucker(1993) in his book "Post-Capitalist Society" had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society is knowledge economies. Traditional 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capital, land. labors, no mo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ce of those is knowledge capital.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researching how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firms use their knowledge to develop a product, how they import knowledge, and how they save knowledge.This paper can make reader understand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firms more how they use their technology and how they raise their capability from traditional fields to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Research QuestionsThe research questions is:1. What is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eatur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 i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2. What is team featur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 i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3. How do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eatures and team features affect organization knowledge flow?4. What is product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Method1.Research Structure2. Variable Definition2.1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Feature(1) Modularity* Separate degree of product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he standard degree of product technological knowledge.(2) Explicitness It can be written down, transferred and shared. It is explicit on media, such as papers, and screens. 2.2 Team Feature(1) Heterogeneity Capion, Medsker and Higgs(1993) define heterogeneity as: difference of team member's ability and experience.(2)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Capion, Medsker and Higgs(1993) define it as: team members exchange opinions each other and complete the mission together.4. Data Collection(1) Interview Data Fourteen key product developers were formally interviewed. The interview took about 17 hours from December 1997 to May 1998.(2) Secondary Data The secondary data about these companies and industry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from company year reports, books, journals, newspapers, and internet.
4

代工模式與創新能力關聯之研究--知識管理觀點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EM model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卓秋季, Cho, Chiou-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電腦及其週邊產業,台灣是全球專業委託製造的重鎮。乍看之下毫不起眼的經營模式--代工,一直是台灣多數企業賴以為生的方式。從十多年前台灣的電腦工業萌芽以來,成本低、速度快,再加上產業結構完整,一直是委託製造的競爭優勢。以資訊硬體產業而言,近三年來代工所佔之比值為 66%、73 %、73.86%,且逐年增加中。近年來,台灣的 IC 產業亦走向晶圓代工之專業委託製造,所佔的比例亦佔 IC 產值 45% 以上,同時也不斷在提高。回顧整個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成長史,不難發現與代工息息相關。 為何我們能在成本快速的降低、不斷推出新產品呢?依據知識管理觀點,研究者認為台灣廠商必定在此建構了某種程度之專業與知識,如此才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下脫穎而出。因此,本研究將以資訊電子及 IC 代工產業為主體,以知識管理觀點回答以下問題:代工類型分為那幾類?不同類型下之知識流通方式為何?累積之何種知識?以及對創新能力之影響?並希望能由台灣代工模式之發展歷程,提出其演化模式。 研究發現包括以下數點:1)代工模式除了以 OEM 及 ODM 劃分,可以由知識管理角度劃分為 「準整合型」、「合作型」、「寄生型」攻 「準買賣型」四種類型;2)代工買主之知識專精度及代工買主評估權重組合會影響代工之合作模式;3)代工合作是知識引入之重要來源之一;4)不同代工模式下,其知識流通介面及關係維持機制不同;5)不同代工模式下,因為知識流通方式不同,其蓄積知識類型不同;6)不同代工模式下,其蓄積知識類型不同;7)代工模式具有動態演化之現象。
5

不同創新類型之知識資源建置過程研究

劉俊毅, Lu,Chu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Peter Drucker於1993 年在其著作中指出,在新的經濟體系裡,知識並不是和人力、資本或土地等並列為製造資源之一,而是唯一有意義的一項資源,在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裡,最根本的經濟資源,不再是資本或自然資源,也不再是勞力,取而代之的是知識。既然知識是最重要的一項資產,企業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管理知識,才能為企業帶來創新並創造價值。因此企業如何有效的創造和應用知識,就成為經營管理的主要手段(Soo & Park,1999)。而知識也逐漸被視為一種策略性的資產,知識的取得、整合、儲存、分享和應用為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必備能力(Zack 1999)。 Grant (1996)進一步提出知識基礎理論,他認為動態競爭環境的成功的要訣,就是將組織能力視為一種知識整合之方法,並且認為知識是組織最重要的策略性資源。不管是任何產品,無形或是有形的產品其背後的基礎都是知識智慧的累積,因此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是決定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嘗試從知識基礎論的角度出發來探討在不同的創新類型之間,應採用何種的知識流通模式與知識整合機制較容易成功,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之個案訪談法,研究對象為知識密集產業,總共訪談了八位高階主管,並將之整理成四個個案,經由分析歸納後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一、技術創新所需的知識屬性偏向於專屬性高;管理創新所需的知識屬性偏向於內隱性低。 二、知識屬性會影響創新過程中的知識取得與流通模式。當知識屬性為路徑相依性高時,組織的知識與流通傾向於採用內部自行發展;當知識屬性為路徑相依性低時,組織的知識與流通傾向於採用外部知識來源。 三、知識的取得與流通模式並不會對創新類型造成顯著影響,這是因為知識的取得與流通若要對企業創新造成進一步的影響,尚須配合組織本身的吸收與整合機制以及組織內部知識創造的過程,才能有效的進行企業創新。 四、創新類型與知識屬性會影響創新過程中的知識吸收與整合。當創新類型為技術創新,知識屬性為內隱性高、專屬性高時,組織的知識吸收與整合機制傾向於採用多方面的模式,包括了個人知識整合、團隊交流與文件化;當創新類型為管理創新,知識屬性為內隱性低時,組織的知識吸收與整合機制傾向於採用單方面的模式,而且多為團隊交流。 五、企業所擁有的互補性資產越高越有利於創新,從個案中發現企業若擁有良好的互補性資產,則在取得知識後,越能快速的進行企業創新。 六、不同的創新為企業所帶來的效益也不同,研究發現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與製程創新)為企業所帶來的效益通常是局部的;而管理創新(組織創新與策略創新)為企業所帶來的效益通常是全面的。 / Peter Drucker refer to knowledge, not compare with manufacturing resource such as labor or capital or land, is the only meaningful resource in new economy system in his writings in 1993.The fundamental economic resource in knowledge based society is not capital or natural resource or labor but knowledge. The enterprise should spend more time to manage knowledge since knowled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sets. Thus knowledge could bring innovation and create value for enterprise. Therefore, how to create and apply knowledge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o & Park,1999). The knowledge has been regard as a strategic asset gradually. The acquisition, integration,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 of knowledge is a necessary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 to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 Grant refer to knowledge based theory further in 1996.He consider the successful method in dynamic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s to regard organization capability as a method of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knowled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of organization. The fundamental of all product, visible or invisible, is the accumulation of wisdom. Therefore, the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is the critical point of enterprise’s success. This thesis try to discuss what kind of knowledge-diffusion model and knowledge-integration model would easily success in different innovation type from knowledge-based theory.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case study of quality method and research target is knowledge intensive industry. The research has interviewed eight managers and concluded four case. Finally, we have some conclusion below : 1. The knowledg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partial to high specificity; the knowledge of managerial innovation is partial to low tacit. 2. The character of knowledge would influenc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flow model. When character of knowledge is partial to high path dependent,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flow model is partial to develop by enterprise itself;When character of knowledge is partial to low path dependent,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flow model is partial to acquire from outside. 3.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flow model would not influence innovation type obviously. If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flow model would influence innovation type obviously, it should match up with organization’s absorptive and integrative mechanism. 4. The innovation type and knowledge character would influence knowledge absorption and integration during innovation process. When innovation type is partial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character is partial to high tacit and high specificity, then organization’s absorption and integrative mechanism will be partial to adopt all-around methods, include person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documentlization. When innovation type is partial to managerial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character is partial to low tacit, then organization’s absorption and integrative mechanism will be partial to adopt one-way method, such as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5. The more complementary assets enterprise have, the easier enterprise to innovate. If enterprise have higher complementary assets, then they could proceed innovation immediately after acquire knowledge. 6.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novation bring different benefit to enterprise. We find technical innovation(product innovation and process innovation)bring partial benefit to enterprise, and managerial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innovation)bring all-around benefit to enterprise.
6

育成中心的知識獲得、加值、擴散與累積-以工研院、台大、成大、元智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例

陳峻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經濟主體是中小企業,而為培育具發展潛力的新興企業,國內自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於民國85年首創之後,已陸續成立了四十多個育成中心。育成中心是對有企業家精神之中小企業提供可以利用的空間、共同的支援服務,以及金融、行銷、管理方面的諮詢服務等,希望能夠對創業期,也就是最困難時的中小企業提供協助,以助其成長。因此「育成中心」此一觀念系統立即被有效的引進、吸收與實行,並已具相當成果。 本研究以國內育成中心此一創新機制,就其創立的過程,從國外育成中心的概念引進、國內相關機制的規劃與建立、開發主體的資源整合、對創業廠商育成服務的提供、到營運經驗的交流與擴散,將知識管理的觀念,應用在其活動中,嘗試來描繪創新育成中心知識管理的雛形。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較早涉入育成中心事務的幾個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台大創新育成中心、成大創新育成中心、元智創新育成中心等為研究對象,希望探究以知識管理為內涵的創新育成中心如何運作。主要研究發現與結論有: 1.育成中心的概念主要來自國外,藉著到各國育成中心及其規劃組織進行實地參觀訪問,了解不同的育成中心發展的情境與實務經營的經驗,作為國內各育成中心規劃與發展的借鏡。 2.育成中心的建構,首先藉由「替代學習」引進國外育成中心管理之模式取得範例,然後再藉由「經驗學習」在過程中不斷吸收經驗並改進。知識的引進主要賴由大學育成中心所擁有的知識資源、管道與設備,藉由整合各種有形無形的知識資源來提供一個培育進駐廠商的環境。而對於進駐企業、開發主體內部其他單位、或其他關係人的回饋,育成中心加以分析或利用。育成中心維持在一個時常改變的狀態,配合實務營運的需要,不斷地變動其結構、作業程序、網路等。 3.育成中心的知識加值工作,依「人員互動依賴性」與「工作的複雜性」的高低,區分為:交易型、專家型、整合型、及合作型等四個類型。交易型工作為一般行政支援服務,育成中心將其制式化、標準化為進駐企業提供有效率的軟硬體服務。專家型工作乃是提供企業所需專業知識諮詢的管道,利用大學內教授、顧問或相關專業人員的引介,為進駐廠商提供各種知識的獲得與幫助;而育成中心也須對各類專業知識的進行盤點與聯絡。整合型工作以整合開發主體各部門與外界資金來源管道為主。合作型工作主要是跨機構組織、不同領域專業知識整合的工作模式,包括進駐審查與評估、整合專業知識資源進行輔導、擔任與政府或法令衝突時的協調者、輔助取得政府優惠等工作。 4.育成中心的知識流通可藉由:聯誼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擴展人脈關係、舉辦研討會及座談會以交流分享、建立資料庫以數位化、範本化出版流傳。 5.育成中心的知識資本分為:人力資本、結構資本、與顧客資本。人力資本包括開發主體高階主管、育成中心經理人、各領域專家、教授、開發主體內高素質人才、人脈網絡等。結構資本是開發主體中的行政資源系統與無形的組織文化,協助育成中心的資源整合與運作。育成中心的顧客資本主要是進駐的新創企業與已畢業企業,在培育的互動過程中,得到他們意見的回饋與經驗的交流。
7

集團企業跨業多角化與知識管理關連之研究 /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onglomerate company to the new industry: from the 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張凱鈞, Zhang, Kai-J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與本業成熟化,我國集團企業的多角化程度高,且跨業的意願也高,但是這些跨業多角化的績效卻不如預期的理想。本研究認為集團跨業多角化時應該發揮 「知識」的範疇經濟,也就是善用集團現有的核心知識,將這些知識帶入新產業內,並使用適當的知識管理模式管理集團內與集團外的知識,進而創造出新的核心知識與競爭優勢,以提升集團跨業多角化的成功績效。 本研究以 「知識理論」為基礎,探討集團跨業多角化中,知識流通、知識蓄積、知識整合與知識創造及產業創新間的關連,並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推導出相關的命題與結論。主要的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知識的特性會影響集團企業跨業多角化的知識流通方式。 本研究將知識分為兩個特性,即專屬性與內隱性,跨業多角化所流通的核心知識中,專屬性高的知識流通來源主要來自集團內,而內隱性高的知識流通媒介主要以人員移轉或引進的方式。 (二)多角化的知識管理模式會影響新核心知識的創造。 本研究認為知識管理模式包括知識流通、知識蓄積與知識整合,得出以下的結論: 1.跨業多角化的知識創造都需要有集團外的知識流通。 2.跨業多角化的知識創造會將專屬性低、內隱性高的知識轉化為專屬性高、內隱性低的知識,也就是將蓄積在個人的知識,外顯化成為蓄積在實體系統的知識。 3.跨業多角化過程中,知識的整合會建構新的核心知識。 4.集團外與集團內知識的整合成功是集團跨業多角化知識創造的主因。 (三)集團多角化企業的知識創造將會影響產業創新。 本研究發現,集團跨業多角化的創新來自於新核心知識的創造,而該企業應用新核心知識的創新將促成該產業的創新。
8

內外部技術網路與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以TFT LCD產業為例 / Knowledge flow process of TFT LCD industry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internal networking and external networking

楊晴媚, Yang, Ching-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TFT LCD產業在國內六家主要廠商的帶動下,由草創期邁向快速成長期,成為世界舞台上矚目的焦點。本研究以台灣TFT LCD產業為研究對象,一方面為台灣TFT LCD產業記錄略盡微薄之力,一方面藉著技術知識特質與內外部技術網路的探討,深入瞭解台灣TFT LCD產業組織知識流通以及能耐打造的情況。 本研究以個案訪談為主要研究方式,共訪問六家主要的TFT LCD廠商。本研究以「技術知識特質」、「外部技術網路」、「內部技術網路」探討其對台灣TFT LCD產業廠商「組織知識流通」的影響。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壹、技術知識特質對外部技術網路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不同時,與技術知識吸收來源關係緊密程度亦不相同。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高時,與技術知識吸收來源關係愈寬鬆。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低時,與技術知識吸收來源關係愈緊密。 二、本研究發現當組織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不同時,組織在吸收供應商的技術知識上採取不同的模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高時,其在吸收技轉廠商的技術知識上採取共同開發模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愈低時,其在吸收設備供應商的技術知識上採取交付模式,且設備供應商會提供文件資料、派人駐廠協助。 貳、外部技術網路對組織知識流通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當組織與技術知識來源關係緊密程度不同時,組織在管理知識吸收上會採取不同的互動方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與技術知識來源關係緊密時,其在管理知識吸收上會採取持續互動的方式。當台灣TFT LCD廠商與技術知識來源關係寬鬆時,其在管理知識吸收上不會採取持續互動的方式。 參、內部技術網路對組織知識流通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知識經驗的分享有助於組織知識在轉換過程中創造與蓄積。知識經驗透過師徒制、在職訓練分享,有助於知識在共同化過程中蓄積與傳播。知識經驗透過文件資料撰寫,有助於知識在外化過程中蓄積與傳播。知識經驗透過面對面溝通分享,包括會議召開、空間設計,有助於知識在結合過程中創造。知識經驗透過內部網路分享,有助於知識在結合過程中蓄積與傳播。 二、本研究發現組織擁有知識創造型團員有助於組織知識的流通。台灣TFT LCD產業的知識操作員在知識共同化過程中,藉著親赴日本實地學習促進組織知識的吸收。台灣TFT LCD產業的知識操作員在知識外化過程中,藉著將受訓內容進行文件化記錄,促進組織知識的蓄積。台灣TFT LCD產業的知識主管屬於T型人,透過會議傳遞、溝通組織願景,有助於知識的創造。 三、本研究發現組織內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間的連結與轉移,有助於解決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問題。台灣TFT LCD各家廠商皆藉著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間人員的互動來促成問題的解決。 肆、台灣TFT LCD產業創新特色 一、本研究發現台灣TFT LCD產業這兩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廠商為了避免技術風險與市場風險,採取下列的作法:以共同開發、獨家授權、合資等模式,與獨有的日本技轉廠商維持緊密的合作關係來降低技術風險;以產品銷售母公司、為技轉廠商進行代工等方式來降低市場風險。 二、本研究發現當母公司進行跨業投資台灣TFT LCD產業時,會透過集團協助組織知識流通,其中包括高階主管、生產人才的調任,以及技術知識、管理經驗的提供。 三、本研究發現在產品開發能力移轉上,台灣TFT LCD廠商成功邁向第二個層次—調適與零件本土化的能力移轉,並建構本身在實體系統、管理系統、技術與知識、價值觀各方面的核心能力。 四、本研究發現在台灣TFT LCD產業崛起過程中,工研院除了提供技術知識給廠商外,亦扮演人才提供的角色,協助台灣TFT LCD產業組織知識的流通。 五、本研究發現在台灣TFT LCD產業崛起過程中,創新的CEO透過容忍智慧型失敗、塑造關懷(Care)與學習的組織環境,協助組織內知識的流通。
9

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許強, Hsuche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以台灣最具競爭力的IC設計產業為例,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出發,以『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為研究主軸,探討1.吸收能力之構面。2.吸收能力與知識網路間的交互關係。3.影響吸收能力的其他因素。4.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知識流通的關係。5.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企業創新之關聯。6.最後提出『吸收能力』階段性培養過程作為最後結果。研究結果如下: 一,吸收能力的構面分為『個人層次』與『組織層次』兩方面,包括有:1.員工背景差異性(此構面影響性事後證明並不大)。2.員工教育訓練。3.員工知識專精度(觀察指標為創始人之技術背景與員工學歷分佈情形)。4,R&投資(企業創新可說是R&D的副產品,想要持續創新就必須針對組織核心技術知識不斷地投資研發)。5.組織具有互補性知識多寡(知識具有多元性,因此組織具有互補性知識愈多愈有助於吸收外界的新知識)。6.組織先前知識基礎(學者Cohen&Leventhal(1990)提出吸收能力是組織先前知識基礎的函數,因為知識具有路徑相依性,因此先前知識基礎有助於下一期知識的吸收與利用,故先前知識基礎是組織吸收能力的根本)。 二,外部網路關係可視為『知識網路』,網路成員交流的內容以知識為最主要的實質內涵。因此,吸收能力與知識網路間具有『正向回饋效果』。好的吸收能力有助於建立網路關係,而好的知識網路有助於組織吸收能力的加強。 三,影響吸收能力其他因素有,1.知識蓄積整合機制(將學到的知識儲存於組織中),2.知識流通機制(做好與外界知識的介面管理,以加速知識的流通效果),3.管理機制(組織必須設立一些激勵制度或管理機制設法留住知識型員工,因為大部分內隱性知識是以人為最主要的載體)。 四,好的吸收能力與知識網路關係有助於知識流通效果的改顫,不但會加速知識移轉的速度,甚至學習知識的效果也會大大地提升。 五,當組織有好的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時,企業創新的可能性便大大的提升,因為創新來自於新技術知識的開發,若組織可以很快遞接收外界新知識,進而蓄積,整合,與利用,則企業創新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六,本研究最後提出『吸收能力階段性培養』的動態架構,說明吸收能力最初是因為組織與員工的知識專精度,進而不斷地做R&D,與外部網路伙伴結盟做技術知識交流。此外,組織內部也設立一些機制使知識得以蓄積儲存,流通與整合,經過這些過程後使組織原本吸收能力的層次向上提升,最後達成企業創新的目標。 第壹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動機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知識管理理論 12 壹,知識的內涵及分類 12 貳,知識移轉 15 參,知識整合蓄積與擴散 18 肆,知識創造 19 伍,知識管理理論小結 23 第二節 吸收能力理論探討 23 壹,吸收能力定義 23 貳,組織學習理論探討 27 參,吸收能力理論小結 28 第三節 網路關係 29 壹,網路定義 29 貳,網路類型 31 參,網路利益 32 伍,網路關係小結 33 第四節 企業創新 35 壹,創新的定義與分類 35 貳,知識創造與企業創新的影響因素 38 參,企業創新小結 3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變項 43 壹,影響吸收能力的構面 43 貳,知識網路關係 45 參,影響吸收能力的其他因素 45 肆,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知識流通間的關聯 47 伍,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企業創新間的關聯 48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8 第五節 研究方法 51 第六節 研究限制 52 第肆章 個案分析 53 第一節 專業消費性IC設計業 53 ---凌陽科技 53 壹,IC設計產業簡介 53 貳,凌陽科技公司簡介 54 參,吸收能力之構面 58 肆,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之交互關係 63 伍,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數 69 伍,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的關係 77 陸,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77 第貳節 IDM大廠---旺宏電子 85 壹, 旺宏公司簡介 85 貳,吸收能力之構面 86 參,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間之間的交互關係 90 肆,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 94 伍,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之關係 99 陸,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係 100 第三節 專業記憶體IC設計---鈺創科技 105 壹,記憶體IC產業介紹 106 貳,鈺創科技簡介 107 參,吸收能力之構面 111 肆,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間的交互關係 115 伍,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 119 陸,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間之關係 123 柒,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的影響 123 第四節橫跨3C的IC設計公司---瑞昱半導體 127 壹,IC設計產業簡介 128 貳,瑞昱半導體簡介 129 參,吸收能力之構面 134 肆,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間之交互關係 137 伍,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 142 陸,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148 第伍章 命題發展 153 第一節 吸收能力影響構面之探討 154 第二節 吸收能力與外部知識網路關係間之交互影響 170 第三節 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之探討 175 第四節 吸收能力,知識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的關聯 182 第五節 吸收能力,知識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183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88 第二節 理論與實務含意 195 壹,對理論的貢獻 195 貳,對實務的貢獻 196 第三節,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97 第柒章 參考文獻 204 英文部分 204 中文部分 206
10

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以台灣資訊硬體業為例 / The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 take Taiwan information hardware industry as an example

賴威龍, Lai, Wei-L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的統計,1997 年我國資訊硬體工業海內外的總產值已達 302 億美元,成長率達 24.8%,顯示台灣的資訊硬體工業佔世界市場--主要的地位。資訊硬體工業在我國發展相當成功,其發展歷程與分工方式值得探討,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資訊產業 廠商如何能在變動快速的外界環境條件下,運用組織內外部的資源不斷的進行知識吸收、創造與擴散。 本研究由「組織為知識流動、創造與蓄積的載體」的角度出發,試圖在本土優秀廠商組織能耐持續深化的過程中,歸納出台灣資訊硬體工業的組織知識創造模式,藉以發掘台灣獨特 (Taiwan-specific) 的競爭優勢。主要研究問題包括:(1) 技術特質如何影響組織知識流通?(2) 團隊領導與組織情境如何影響組織知識流通?(3) 臺灣資訊硬體業特有的創新模式與組織知識流通模式為何?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共訪問六家廠商,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 技術特質不同,組織知識流通隨之不同 (1)路徑相依度:本研究發現當路徑相依度低時,知識吸收將較依賴外界的知識來源,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自主性將較高。反之,當路徑相依度高時,知識吸收將較依賴內部的知識來源,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自主性將較低。 (2)模組化程度:本研究發現當模組化程度高時,知識吸收將傾向分散式的知識交流網路,知識創造過程中成員間的分工較清楚,而且團隊創造的知識較能以模組的形式儲存擴散。反之,當路徑相依度高時,知識吸收將傾向集中式的知識交流網路,知識創造過程中成員間的分工較難切割清楚,而且團隊創造的知識較無法以模組的形式儲存擴散。 (3)技術複雜程度 本研究發現當技術複雜度較高時,知識吸收的來源較廣泛,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多樣性與正式化程度將較高,而且知識愈傾向於以外顯方式蓄積擴散。反之,當技術複雜度較低時,知識吸收的來源較狹隘,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多樣性與正式化程度將較低,而且知識愈傾向於以內隱方式蓄積擴散。 (二) 團隊領導與組織情境不同,組織知識流通隨之不同 本研究發現師徒制是台灣資訊硬體公司重要的訓練制度,專案的知識儲存方式因此傾向蓄積於個人之上,本研究亦歸納出不同形式的專案領導人對於組織知識流通影響的角度不同。此外,當個人激勵與團隊績效連結程度愈高時,愈有助於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合作程度,而且當組織各個團隊間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較頻繁時,則有助於內部知識擴散,較能發揮整體組織知識的槓桿效果。 (三) 台灣資訊硬體業的創新特色 從個案的實地探索之中,本研究依據 Henderson and Clark (1990) 提出的學習模式,發現在替先進國廠商的代工經驗中,台灣逐漸吸取了先進國產品設計與製造的知識,因此近年來,雖然關鍵組件多操控在日商與美商的手裡,但是許多台灣優秀的廠商則試圖在產品架構方面進行創新,亦即在整體搭配方面進行突破,設法讓整個產品成本降低或功能提昇,這種現象可見於筆記型電腦產業、掃描器產業、CD-ROM 產業、Monitor,產業等。依據以上的觀察,本研究歸納出台灣資訊硬體業的創新特色是屬於架構方面的創新,對於關鍵組件的創新能力則相對較弱。此外,本研究同時發現本土廠商由於規模較小,因此很難像歐美廠商般以總部的中央貧驗室來進行長期的研發,所以主要扮演的角色為快速的追隨者.,負責盡快將新技術商品化,而透過上下游跨組織的知識流通使得我國廠商能在快速追隨者的定位上持續保有競爭力。

Page generated in 0.42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