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社會文化變遷與民族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以青海循化撒拉族鄉鎮企業為例

本篇論文的研究對象是撒拉族所經營的鄉鎮企業,研究主軸則是從撒拉族的鄉鎮企業發展情況,來探討社會文化變遷與民族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一九七八年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共確定了經濟改革的方向,中國的經
濟發展從計畫經濟體制朝著市場經濟體制邁進,而市場經濟體制中的農村家庭承包制,使得鄉鎮企業在中國農村有了發展的契機。自八○年代以來,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經濟發展進步的最重要的推動力就是大力興辦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的發展也是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標誌,更是撒拉族提升本民族經濟的最佳方式。而影響循化撒拉族興辦鄉鎮企業的因素,除了整體大環境的變革使鄉鎮企業有發展機會之外,民族本身的社會文化對於鄉鎮企業的影響,更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撒拉族社會文化對於鄉鎮企業經營的正面影響為:伊斯蘭教的宗教信仰提供撒拉族積極發展鄉鎮企業的動力;多種經營的傳統符合市場經濟的供給需求;開放性與包容性使撒拉族能快速掌握機會;自尊心強使撒拉族人努力發展鄉鎮企業;傳統社會結構使撒拉族在經營鄉鎮企業也能團結互助。而其負面影響則是:自尊心強導致人人都想當老闆,鄉鎮企業規模小,不易進步;傳統社會結構使鄉鎮企業容易形成家族化現象;對學校教育接受度低導致教育水準低落,使鄉鎮企業缺乏人才。
而撒拉族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影響的。經濟因為社會與文化的因素而有發展的機會;社會與文化也因為經濟的發展而有所變遷。因此撒拉族在鄉鎮企業發展起來,經濟水準有所提升之後,撒拉族的社會與文化也因為鄉鎮企業發展的緣故,產生了獨特的變遷與適應:傳統經濟生活走向產業化,並提供剩餘勞力工作機會;對體制內的學校教育接受度提高;撒拉族婦女有了經濟獨立的機會。
撒拉族雖然因為興辦經營鄉鎮企業之後,對於學校教育的觀念有所改變,但是目前教育水準的低落仍是鄉鎮企業發展最大的問題,值得後續繼續觀察;而鄉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撒拉族婦女很多的工作機會,使得撒拉族婦女的角色與地位開始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對於撒拉族社會可說是相當大的變遷,也是撒拉族面臨未來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2590091
Creators王懷璟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