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台灣的經濟環境與發展陷入了低潮,包括經濟成長率自解嚴以來首度呈現負成長,失業率也一舉突破4.0%。在政治上,國民黨在1996年第一屆總統民選勝選之後,可以發現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開始出現衰退的趨勢,失業率則是逐漸上升,而民進黨陳水扁在2000年擊敗國民黨與脫黨參選的宋楚瑜,2001年立委選舉在立院席次中,則是取得相對多數的優勢。在這樣的政經環境下,經濟因素是否成為選民投票抉擇時的一項考量因素呢?則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換言之,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探索1996年自2001年的兩次總統選舉與兩次立委選舉當中,台灣選民的經濟投票行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對選民經濟評估的影響如何?如果不存在,又是為什麼呢?其次,如果選民的經濟投票行為存在,則主要是具備哪些特質的選民具備經濟投票的行為呢?
從研究結果申,本文發現在1996年與2001年的調查資料中,經過交叉分析與多元洛基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的結果,得出在這兩年選舉中選民具有明顯的經濟投票行為,也就是當選民在評估過去經濟表現好時,會傾向投給執政黨,當選民評估過去經濟表現不好時,則傾向投給在野黨。同樣地當選民展望未來的經濟表現時,預期未來經濟會變好的選民會傾向投給執政黨,預期末來經濟會變差者則傾向投給在野黨。至於1998年與2000年之所以選民並沒有明顯的經濟投票行為出現,本文認為由於外在因素的干擾,或是選民的認知差異,或是候選人的因素影響,使得該年選舉的調查結果,經濟評估的影響並不顯著。而從歸因理論來探討,當將經濟不好歸賣於國際環境因素者剔除,僅以考慮其他歸責因素的選民作為研究對象,可以發現經濟評估對投票抉擇確實存在著影響。除此之外,利用政治信任感來檢證選民經濟評估與投票抉擇之間的關係,發現兩者的交互作用對選民投票抉擇影響並不顯著。至於哪些選民較具備經濟投票的特質,本文從選民的職業、教育程度、統獨立場政黨認同來交叉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有職業較無職業、低教育程度較高教育程度、統獨立場主張維持現狀、無政黨認同傾向的選民,經濟投票的特質最為彰顯。
關鍵字:經濟投票、統獨立場、政黨認同、立委選舉、總統選舉、多元洛基模型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91NCCU1242012 |
Creators | 王柏燿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