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穩定度的分析蕭柏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黨認同是選民對某一政黨的長期心理依附情感,是選民瞭解複雜政治世界的指引,並會影響選民的政治態度。以往選民政黨認同的測量大多是選後所進行的訪問,對於台灣選民在選舉活動頻繁且選舉過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選民政黨認同是否會受到投票抉擇的影響而發生變動是較無法掌握。因此本研究試圖藉由短期選舉前後所測量的定群追蹤資料,來瞭解在選舉期間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是否穩定?並探討投票抉擇是否會對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與變遷有所影響?
研究發現,在選舉期間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是屬穩定,隨著選舉時程的進展,選民政黨認同有逐漸強化的情形,將近有七成的選民在訪問期間皆維持穩定政黨認同,大約三成的選民在選舉期間中,至少改變過一次政黨認同。政黨認同不穩定發生變動的情形,中立無傾向選民為最主要變動來源。且在選舉過程政黨認同發生改變的選民中,有一半的選民其政黨認同會與投票對象相符,是反映當前的投票抉擇。關於投票抉擇對於選民政黨認同穩定與變遷的影響,我們發現,在維持政黨認同穩定方面,選前有明確政黨認同的選民,當其投票抉擇方向與所認同之政黨相一致時,其是較能維持政黨認同的穩定性,但若選前有明確政黨認同的選民,當其投票抉擇方向與所認同政黨不一致時,此時是較不容易維持原先政黨認同。在政黨認同變遷方面,選民政黨認同轉變的方向則是會投票抉擇方向一致。
本文僅以初探性的研究出發,期許透過本文的發現,使得相關研究學者能夠注重台灣選民政黨認同可能會受到短期因素影響,在選後所測量的政黨認同,其中可能包含了中立無傾向選民所反映出的投票意向,並非內心對於政黨的心理依附情感。
|
2 |
台灣不同族群政黨認同之區域差異 /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taiwan's different ethnic groups王彥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往針對投票行為或政治態度的研究通常都將省籍與區域視為基本人口變數來處理,而未曾關注相同省籍的投票行為或政治態度仍有區域的不同。本文即以此為出發點,藉由總體層次投票資料分析以及個體層次調查資料分析的方式,除了檢視省籍和居住區域對於選民政黨認同的影響外,更進一步檢視區域環境系絡對於特定人口特徵決定之政治態度的影響,即相同省籍的選民居住在不同區域時,是否會受到區域政治氛圍影響其政黨認同。
研究結果發現,省籍和居住區域確實會對選民的政黨認同造成影響。在省籍方面,本省閩南人相較於其他省籍人士較偏向泛綠政黨,大陸各省市人相較於其他省籍人士較偏向泛藍政黨,本省客家人則居於兩者之間,但相較於整體選民較偏向泛藍政黨。在區域方面,中部選民相較於其他區域選民最偏向泛藍政黨,南部選民相較於其他區域選民最偏向泛綠政黨,東部和北部選民居於兩者之間,但相較於整體選民較偏向泛藍政黨。在確立了省籍和區域對於政黨認同的影響及影響方向後,更進一步檢視相同省籍在不同區域的政黨認同差異,結果發現,無論各個省籍,居住在整體較偏向泛藍政黨的中部、東部及北部地區,會受到區域政治氛圍較偏向泛藍政黨的影響,使其較偏向泛藍政黨;但如當其居住在整體較偏向泛綠政黨的南部地區,會受到區域政治氛圍較偏向泛綠政黨的影響,使其較偏向泛綠政黨。此研究結果顯示,個人因特定身分特徵而有特定的政治傾向,當其處於和自己政治態度不同的區域時,由於整體環境氛圍的影響及環境限制下的資訊交流網絡,因此會淡化個人既有的政治態度;反之當其處於和自己政治態度相同的區域時,由於整體環境和自身的政治立場相同,因此會強化個人既有的政治態度。
|
3 |
媒介使用、網絡資訊對政黨認同的影響 / The influence of media use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on party identification the influence of media use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on party identification鍾偉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研究台灣選民投票行為的文獻中,學者大多同意政黨認同是影響台灣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然而這些研究也顯示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整體分布並不
穩定。面對頻繁的政黨認同變動,哪些因素促成政黨認同的穩定或變遷,自然也成為台灣學界的研究焦點。以往國內的相關研究由於定群追蹤資料的缺乏,學者大多僅能以重複性之橫斷面調查所得資料進行逐一分析或匯集分析;同時也大多傾向由政治、社會分歧影響力的消長,說明政黨體系的整體變遷。媒介使用型態、人際網絡與社會脈絡所造成的資訊偏差傳播對個體政黨認同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則較少獲得注意。故本研究即透過定群追蹤資料的使用,探討選民媒介使用、人際網絡,以及身處社會脈絡對個體政黨認同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除了以往常為人所討論的族群認同、省籍等社會背景變數之外,傳播媒介的使用情形、人際網絡的內容與互動情況,以及社會脈絡政黨傾向,都可能造成個人政黨認同的變動。整體而言,選民對於傳播媒介的注意程度愈高、愈常與同質性的人際網絡接觸,社會脈絡的政黨傾向愈強,選民的政黨認同就愈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符合資訊偏差傳播的預期。然而,Zaller 關於政治認知影響媒介影響力的看法,以及 Schmitt-Beck 針對人際網路影響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力的「過濾假設」,在本研究中均未獲得證據支持。顯示其理論與概念測量工具在台灣均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
4 |
台灣的階級投票研究: 1992 ~ 2001鄭盛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探討兩個主題:第一,「階級」與「投票」的關係為何? 這個主題可以從「階級投票」與「階級重組」的角度切入;第二,「階級」在政治上的實質影響力為何?我們首先分析「階級」與其它政治分歧之間的關聯,並探討在控制其它政治分歧的影響力以後,「階級」對於投票行為是否有顯著的影響力。本研究檢視從1992年立法院全面改選開始、以迄2001年政黨輪替後的首次國會改選,期間歷經四次立委選舉及兩次總統選舉,藉由調查研究資料的分析,針對以上問題尋求解答。
本文參考Erikson -Goldthorpe的階級分類模型,依照受訪者的職業,劃分為五個階級,包括:服務階級、白領職工、小資產階級、農民階級以及勞工階級,採用跨時期研究的方式,分析1992到2001年期間不同階級的選民在投票取向上的差異、及其變遷與持續。此外,本文也分析「階級」與台灣主要政治分歧因素之間的關聯,包括省籍、區域、教育程度及統獨立場等;並採用二元對數成敗比模型,探討在控制其它變數的情況下,這些政治分歧變數對於政黨偏好是否仍有顯著的影響,藉以探討「階級」在政治上的實質影響力為何。
本文的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其他階級,服務階級與白領職工支持泛藍政黨的比例相對偏高,小資產階級與勞工階級支持泛綠政黨的比例相對偏高,而農民階級在2000年以前比較偏向支持泛藍政黨、2001年以後則偏向支持泛綠政黨。此外,從「階級重組」的角度來看,2000年的總統選舉是一次關鍵性的選舉,泛藍政黨不再掌握各個階級的選票優勢,小資產階級與勞工階級支持泛綠的比例已經超越泛藍,而農民階級也在2001年立委選舉轉向支持泛綠政黨;整體而言,台灣的「階級重組」是一個漸進式重組,而「階級重組」也隨著政黨輪替而發生,可見在台灣政黨重組的過程中,「階級」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的研究也發現:「階級」與省籍、地域、教育程度以及統獨立場等政治分歧因素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性;另外,在控制其它變數的影響力以後,「階級」在1995、1996與1998年選舉當中並未顯著影響選民的政黨認同,可見這段期間的「階級投票」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而非階級因素的作用。然而,在1992、2000及2001年的選舉當中,即使控制其它變數的影響力,「階級」對於政黨認同仍有顯著的影響力;由此可見,2000年的總統選舉之後,階級因素已經發揮實質的政治影響力,顯示台灣未來可能走向「階級政治」的趨勢。
關鍵字:階級(class)、階級投票(class voting)、階級重組(class realignment)、政治分歧(political cleavage)、政黨認同(party identity)、泛藍(pan-blue)、泛綠(pan-green)。
|
5 |
探討2000年與2016年年輕選民投票行為 / Voting behavior of young generation in Taiwan: the cases of 2000 and 2016 elections.鍾繼翌, Chung, Chi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欲透過2000年及2016年兩次總統選舉中,探討在不同的成長背景、環境脈絡底下,這兩個不同世代在投票行為上有何差異並進行對照。本研究透過「政治世代」的概念將2000年和2016年時具有投票權20至29歲的年輕人劃分為兩個不同的世代,分別為「改革開放世代(G1)」以及「政黨輪替世代(G2)」,並透過「政黨認同」、「候選人評價」、「網路使用時間」以及「認同意識」四個不同的面向來測量年輕選民的「投票與否」和「投票抉擇」上有何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在「改革開放世代(G1)」中,政黨支持中立者、候選人評價有差異者、有使用網路者以及認同意識一致者較傾向去投票,但在模型中都不顯著;投票抉擇部分,選民傾向投給自己認同的政黨、投給候選人評價會顯著影響選民投票抉擇、有使用網路的選民傾向投給民進黨、認同台灣意識的選民傾向投給民進黨,但只有候選人評價在模型中顯著。
在「改革開放世代(G1)」中,政黨支持中立者、候選人評價有差異者、有使用網路者以及認同意識一致者較傾向去投票,但只有候選人評價在模型中顯著;投票抉擇部分,選民傾向投給自己認同的政黨,候選人評價會顯著影響選民投票抉擇,前兩項在統計中都顯著,有使用網路的選民傾向投給民進黨、認同台灣意識的選民傾向投給民進黨,在模型中不顯著。 /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in voting behavior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 different growth contexts and contexts. And dividing young people from 20 to 29 years old when 2000 and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aiwan. The first generation named "the gener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1)",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named "the generation of parties alternate (G2) ". And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oting or not" and "voting choice" among young voters through four different approaches: "party identity", "candidate evaluation", "internet using time" and "identity aware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G1, the parties who support the neutrality and the candidates who have different evaluation have the tendency to use the Internet and agree with the consensus, but they are not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Voters choose to vote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parties, vote for the candidate evaluation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voter choice, there are voters tend to vote for the use of the network to the DPP, Taiwan's voters agree with the DPP tend to vote, But only candidate evaluation is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In the G1, the parties who support the neutrality and the candidate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hose who use the Internet and those who agree with the identity are more likely to vote, but only the candidate evaluation is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Voters tend to vote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parties, the candidate evaluation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voter choice, the first two are significant in the statistics, the use of the network tend to vote for the DPP voters, Taiwan-aware voters tend to vote To the DPP, in the model is not significant.
|
6 |
我國獨立選民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aiwan Independent Voter葉銘元, Yeh, Ming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研究主旨在於探討,威權轉型期我國獨立選民的一些特性。就獨立選民的淵源來說,獨立選民是美國政治文化下的特有產物,並且被賦於理想的公民、優秀的公民及理想的民主人等稱號。然而,美國的獨立選民是否如規範論所言,是一理想公民呢?而更重要的是,我國獨立選民的情形是如何呢?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要研究課題。
透過此一研究焦點,本文的研究架構如下:
第一章:導論的部份,旨在說明研究問題與動機,以及本文所使用選舉調查資料的來源(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國七十八年三項公職人員選舉),並對這些資料進行檢定。
第二章:獨立選民的意義及測量。這一章,首先探討的是獨立選民的意義,其次是探究獨立選民的測量法或研究法,再次是討論與獨立選民息息相關的政黨認同,以及政黨認同所引起的一些問題。最後,我們將對政黨認同、獨立選民在我國的適用性提出討論,並說明本文政黨認同和獨立選民的測量方式。
第三章:我國獨立選民的組成及其社會背景分析。這一章,我們將先討論我國政黨認同的分佈以及穩定性,並與其他民主國家做一比較。而此章的第二部份,主要在探討獨立選民的社會背景,而這些社會背景包括有教育、省籍、職業、年齡、主觀社會階層和性別。獨立選民的社會背景分析,除了單一變項的分析外,我們亦以多變項再做深入的探討。
第四章:獨立選民的政治涉入。如前述所言,假如獨立選民是一理想公民,則他們的政治涉入應是高的。本章旨在分析我國獨立選民是否比一般選民(政黨認同者)為高,或是如政黨認同理論所說,獨立選民的政治涉入是所有選民中最低者。
第五章:獨立選民的政治態度。本章旨在討論獨立選民的政治態度是否比政黨認同者還中立,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是否比政黨認同者少有黨派色彩呢?抑或他們對政治態度的反應,是呈現另外一種風貌?假如,獨立選民是一理想公民,則他們的政治態度應是中立或是少黨派的,並且能積極地將他們的態度表現出來。
第六章:結論部份。本文的結論,分為二個部份。在第一部份中,我們將對前述的研究做一總結,並據此對我國獨立選民的特性做一簡單的描述。此外,由於本文所用的調查資料距今已有五年了,而我國的政治(政黨)在這其間經歷了相當大的變化,因此本文的最後將討論七十八年後獨立選民的新發展,並論及獨立選民與「新黨」的關係和可能的發展。
|
7 |
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對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情義相挺」還是「拂袖而去」? / The impacts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government performance on voting behavior吳皇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旨乃研究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如何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密西根學派認為政黨認同情感是決定選民投票行為的主要變數,而理性選擇學派認為短期的施政評價對選民投票行為也有影響。那麼若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出現衝突,例如執政黨認同者若不滿意執政黨的施政表現,他們會「情義相挺」地繼續投給本黨的候選人?還是選擇「拂袖而去」不去投票?或是「大義滅親」轉投其他政黨呢?而政黨認同的黨性強弱度又如何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除了政黨認同者之外,為數不少的獨立選民,施政評價對他們投票的影響力也必須探討;此外,自變數的影響力在陳水扁執政四年(2004年)和執政八年(2008年)兩時間點,伴隨著許多重大事件發生的情況下,以及有沒有現任者參選的選舉情境之時空結構不同,是否存有影響差異,也值得我們探索。
筆者運用卡方檢定、二元勝算對數,以及相關統計圖表來分析2004與2008年的總統選舉。研究結果發現,當執政黨認同者(本文資料乃為民進黨認同者)不滿意執政者的施政表現時,這種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所產生的衝突將嚴重影響他們的投票意願,並在民進黨執政近八年的2008年總統選舉中較為突顯,影響許多民進黨認同者選擇不去投票,特別是黨性弱的民進黨選民更有此種現象,民進黨認同但黨性偏弱的選民,若對民進黨的執政者施政愈不滿意,不去投票的可能性就愈高。而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兩類選民在投票行為特徵上亦有所差異,政黨認同者受到施政評價與重大事件的影響,會在投給本黨候選人還是不去投票兩者中做抉擇,他們很難跨黨投票,頂多不去投票;但獨立選民若去投票則會根據短期施政評價、重大事件來決定投票對象,投票行為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
|
8 |
我國中央層級分立政府成因之初探研究王宏忠, Hongu -chung, 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中央層級分立政府成因之初探研究
摘 要
邇來,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分屬不同政黨所掌控的「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似乎逐漸成為台灣地區縣市政府的常態。我國自2000年總統大選過後,中央層級政府亦首度呈現分立政府型態。鑑於分立政府之意涵及其對我國實際政治運作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本論文嘗試探討造成我國中央層級分立政府的成因。分立政府的形成主要源自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split-ticket voting),儘管諸多研究者試圖運用各種學說,加以解釋選民為何採取分裂投票行為,但迄今仍莫衷一是,無法對其成因提供周延的解釋。本論文嘗試回顧相關文獻著作,綜合各家觀點,為其整理出研究脈絡,以作為探討我國中央層級分立政府之基礎。本論文嘗試藉由「2001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民國九十年立法委員選舉全國大型民意調查研究」所釋出的資料,針對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行為進行分析。在影響因素方面,本文認為選民的制衡觀念、多重政黨認同、投票習性,以及憲政制度的規範等因素,可能是形成我國中央層級分立政府的重要變數。
關鍵詞:分立政府、分裂投票、投票穩定度、分權制衡、政黨認同
|
9 |
台灣選民經濟投票之研究:1996-2001年王柏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1年台灣的經濟環境與發展陷入了低潮,包括經濟成長率自解嚴以來首度呈現負成長,失業率也一舉突破4.0%。在政治上,國民黨在1996年第一屆總統民選勝選之後,可以發現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開始出現衰退的趨勢,失業率則是逐漸上升,而民進黨陳水扁在2000年擊敗國民黨與脫黨參選的宋楚瑜,2001年立委選舉在立院席次中,則是取得相對多數的優勢。在這樣的政經環境下,經濟因素是否成為選民投票抉擇時的一項考量因素呢?則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換言之,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探索1996年自2001年的兩次總統選舉與兩次立委選舉當中,台灣選民的經濟投票行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對選民經濟評估的影響如何?如果不存在,又是為什麼呢?其次,如果選民的經濟投票行為存在,則主要是具備哪些特質的選民具備經濟投票的行為呢?
從研究結果申,本文發現在1996年與2001年的調查資料中,經過交叉分析與多元洛基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的結果,得出在這兩年選舉中選民具有明顯的經濟投票行為,也就是當選民在評估過去經濟表現好時,會傾向投給執政黨,當選民評估過去經濟表現不好時,則傾向投給在野黨。同樣地當選民展望未來的經濟表現時,預期未來經濟會變好的選民會傾向投給執政黨,預期末來經濟會變差者則傾向投給在野黨。至於1998年與2000年之所以選民並沒有明顯的經濟投票行為出現,本文認為由於外在因素的干擾,或是選民的認知差異,或是候選人的因素影響,使得該年選舉的調查結果,經濟評估的影響並不顯著。而從歸因理論來探討,當將經濟不好歸賣於國際環境因素者剔除,僅以考慮其他歸責因素的選民作為研究對象,可以發現經濟評估對投票抉擇確實存在著影響。除此之外,利用政治信任感來檢證選民經濟評估與投票抉擇之間的關係,發現兩者的交互作用對選民投票抉擇影響並不顯著。至於哪些選民較具備經濟投票的特質,本文從選民的職業、教育程度、統獨立場政黨認同來交叉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有職業較無職業、低教育程度較高教育程度、統獨立場主張維持現狀、無政黨認同傾向的選民,經濟投票的特質最為彰顯。
關鍵字:經濟投票、統獨立場、政黨認同、立委選舉、總統選舉、多元洛基模型
|
10 |
婚姻中兩性政治傾向轉變之探究林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治傾向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為學界所重視,民眾的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統獨立場、政黨認同,都是政治學界重要的研究的課題,然而學界普遍重視的是民眾政治傾向的趨勢、在大環境下轉變或持續的因素等等,卻鮮少討論政治傾向在婚姻的脈絡下轉變的可能性。本研究探討婚姻與政治傾向的關聯性,主要關心兩大問題:第一、政治傾向是否為擇偶的考量因素之一?第二、婚姻能否造成政治傾向的轉變?各種政治傾向中,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統獨立場,以及政黨認同,三種政治傾向的轉變性與轉變的相關因素?再者,誰是影響者與被影響者,婚姻中的性別權力關係如何在政治傾向上展現?
研究方法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運用夫妻配對研究,探求婚姻中兩性政治傾向轉變的可能性及其過程。
研究結果發現,可用同心圓模型描繪三種政治傾向在婚姻中的轉變性:在各種政治傾向中,個人的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統獨立場相對較不易產生變動,不論夫或是妻的族群與國家認同,乃是取決於個人省籍背景以及外在政治經濟因素,而較不受到婚姻內部關係的影響;相對地,政黨認同則依夫妻影響力不同而在婚姻中產生變化,男方對女方產生實質影響。兩性在政治興趣、政治知識與政治資訊的差距,以及主導性特質,是先生影響力的來源,透過日常生活的累積性影響與選舉前的動員,發揮其影響力;妻子則缺乏影響動機與影響力,在減少衝突成本與維持認同的效益之權衡之下,政黨認同隨著先生而轉變。透過不同對配偶在不同政治傾向上的比較,可以看到夫妻權力關係的運作方向與方式。
|
Page generated in 0.01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