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
  • 19
  • Tagged with
  • 19
  • 19
  • 19
  • 19
  • 13
  • 13
  • 9
  • 7
  • 7
  • 7
  • 6
  • 6
  • 6
  • 6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各類傳播對台灣農民投票行為之影響

袁新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目前,以政治、選舉做題材來進行調查訪問,原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若對象是知識水準較低,對政治選舉事務較冷漠的農民,則更為困難,筆者試圖透過天時—「多項選舉正熱烈的進行」,地利「密切的地緣關係」,人和—「十數位師長、好友的鼎力支持」等條件,克服上述困難,來研究傳播對農民投票行為的影響。若因此能做為他人研究參考或互相印證之用,也算是本研究的意外收獲。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敘述中外學者研究投票行為之成果及農民接觸傳播活動的情況,並據以形成本研究的假說。第二章說明本文之研究方法。第三章討論競選期間農村選民接觸三種主要大眾傳播媒介—報紙、電視、廣播新聞及人際傳播活動的情況。第四章探討本論文主題—各類傳播對農民投票行為的影響。第五章是結論,摘述本研究之發現,並據以驗證各假說之真實性。 研究進行期間,指導教授徐佳士老師不憚其煩的諄諄指導並詳細匡正謬誤;楊孝瀠老師自研究構想之提出至全文之告成,始終熱心的惠予協助。若本論文能夠有點成果,他們居功最偉,筆者在此謹此謹向兩位老師敬致由衷的謝意。但文中如有任何闕失,仍應由筆者自負全責。 我新研二全體同學,尤其是易行,在撰擬問卷方面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好友吳烈忠、梁森雄、張勝助夫婦、吳政雄、吳鴻淼等人,不辭辛勞,奔波於崎嶇田野中,幫忙訪問調查工作,徐月英小姐協助整理資料及校對文稿,此外,還有許多師友,直接、間接的給予助益,謹此一併深致謝意。
2

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

黃天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省自從民國三十九年開始實施縣、市地方自治以來,迄今已有二十餘年。在這二十餘年當中,人民經過數次的投票經驗,選舉他們的代表。這是「代議政治」的根本精神,也是地方自治的基本要議—人民自己選舉「官吏」或「代表」來管理其地方上的事務。我們為瞭解選民投票行為真諦,乃從事本文之研究。 本文旨在直接獲悉選民投票行為之事實真象,以為分析選民投票行為之依據。故以行為研究法,設計問卷,搜集、整理資料;全文共分六章敘述、分析:首章為「導言」,敘述「選民投票行為」研究之趨勢及研究本文之動機。第二章為「研究設計」,敘述本文之理論架構與基本假設、問卷設計、抽樣與訪問、資料統計。第三章為「台北市第一屆市議員選舉概況」,敘述台北市第一屆市議員選舉時,選舉區之劃分及當選名額之計算、選民、候選人、選舉結果。第四章為「研究發見(一)」,採用單變數分析,敘述選民之偏好及其投票行為、原級團體對選民投票決定之影響、傳播媒介對選民投票決定之影響。第五章為「研究發見(二)」,採用交叉分析,分從選民性別、年齡、籍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職業等,敘述選民之「政治興趣」、「投票參與」、「政黨認同」、「藉貫認同」、「政治認識」。最后為「結論」,總結本文之各項發現,並提出兩點建議。 筆者撰寫本文的過程中,由於資料蒐集之匪易,抽樣訪問之奔波,身心交瘁至極。幸蒙江師炳倫,魏師鏞殷指導,解疑啟思,故乃終能自勉奮發,完成全文。江師炳倫,對於筆者行文每多教正,獲益良多,尤深感激。謹以此,敬向師長聊表謝忱。
3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黃信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幾乎年年舉辦的大小型選舉活動,不只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更成為了一個在台灣政治學研究領域中逐漸重要的議題。 在選舉與投票行為研究中,學者關注的焦點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對於選舉投票行為的描述與解釋,另一是對於投票結果的預測。前者關注的焦點是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建構,而後者則是關係到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經驗實證問題,因為選舉投票行為的研究吸引人之處,即在於隨著選舉結果的揭曉,理論與模型的效力馬上可以獲得校驗,無須爭論贅言。選舉投票行為理論與選舉預測兩者可說是互為因果的,一方面理論提供了預測的基礎與方向,而預測模型則提供理論修正的數據依據。 本論文係以台灣1996年以來的三次總統大選作為研究的主題,在論文的研究中,嘗試的是就結構的、心理的及理性的三個類屬,對於選民投票選擇影響的因果動力關係(causal mechanism)檢視,初步發現結構類屬的自變項是屬於長期的影響因素,最早影響選民投票,在心理的及理性的因素沒有存在(或不被凸顯)下才會具有決定性顯著作用。理性的與心理的則是選舉中較明顯關鍵可測的影響最終投票選擇的因素,然而,心理的與理性的二者間的互為因果關係(reciprocal causation),仍需要進一步再釐清。 此外,在研究中發現論文的假設獲得一定程度的資料結果支持,同時確定政黨、候選人、選民自身背景仍是台灣總統大選的主要影響關鍵因素。從研究結果可以清楚觀察到,1996年可說是「候選人決定型選舉」,選民對於候選人的評價幾乎就決定了結果;2004年可說是「政黨決定型」選舉,在藍綠對決氛圍下,單憑政黨相關評價幾可斷論結果;而2000年則可說是從候選人到政黨的「過渡型選舉」,藍綠政黨評價決定投扁呂與否,而對李登輝評價觀感則決定了是否支持連戰或宋楚瑜。而媒體的角色,則可以從選民對於政治興趣高(媒體政治新聞關心時間)者,有較低機會去支持泛綠候選人可以看出端倪。
4

單一選區兩票制下台灣選民之投票行為: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多層分析

蕭怡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台灣首度採用「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除了多數選區必須重新規劃外,選民也首度有機會在一次選舉針對「同一職位」握有兩張選票,一票投人、一票投黨,提供選民更多元的投票選擇。學理上,選民的投票抉擇,除了受到個人背景與心理認知態度的影響外,所處的外在環境也會透過人際互動或環境氛圍,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在方法上,若忽略總體層次的影響,將可能高估個體層次自變數在統計檢定上的顯著效果。為此,本研究藉由多層模型的建構,利用「階層推廣線性模型」(HGLM)的統計方法,將選民個體層次與選區總體層次的變數同時納入模型分析,檢視影響選民投票抉擇的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除了選民個人的人口特徵與政治態度外,選民所處之外在選區環境特性,也確實對於選民的投票抉擇具有顯著的解釋力。其中包括選區的經濟發展、政黨勢力版圖、候選人屬性等。而這種系絡效果在單一選區候選人票的影響力要高於政黨比例代表選票。此外,在兩票制下,選民採取一致投票的比例相當高,達76.6%。小黨認同者為避免浪費選票,在單一選區中確實存在策略投票,導致分裂投票的結果。不過在政黨比例代表的選票上,也因為有5%的席次分配門檻,也會出現策略投票的結果。但不論選民因何種因素採取分裂投票,皆存在以泛藍、泛綠為主的「聯盟投票」型態。且泛藍陣營內的聯盟投票要比泛綠陣營來的明顯,驗證了台灣目前政黨競爭的情境與政治氛圍。
5

美國與中國對拉丁美洲國家影響力研究(2000年-2009年)

黃苡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崛起與美國衰退是近幾年來受到高度關注的議題,然而,中國是否真的對美國的影響力產生威脅,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客觀證據的判定。 本論文以美國傳統的勢力範圍-拉丁美洲地區為研究對象,探討美國、中國對拉丁美洲地區的影響力。首先,本論文透過經濟、政治及安全關係三個層面的探討,可以瞭解到,雖然中國對拉丁美洲國家有積極的經營,但美國在拉丁美洲地區仍保有穩定的優勢。而中國對拉丁美洲地區的影響力,主要表現在經濟的層面,在政治與安全上,中國的影響力與美國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再者,透過拉丁美洲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中的投票行為,更可以進一步的驗證,中國對拉丁美洲地區的影響力是有限的。相較於政治、安全性議題,拉丁美洲國家在對美國重要的議題上,與美國有較高的投票一致性,而在美國與中國立場不同的議題上,影響拉丁美洲國家的因素也不一定是來自於中國。從拉丁美洲國家的投票行為來看,中國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影響力仍相當有限,對美國的威脅也並不明顯。 所以,美國在拉丁美洲地區的領先地位,在短期內並不會受到中國太大的影響,美國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影響力仍保有穩定的優勢。
6

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對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情義相挺」還是「拂袖而去」? / The impacts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government performance on voting behavior

吳皇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旨乃研究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如何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密西根學派認為政黨認同情感是決定選民投票行為的主要變數,而理性選擇學派認為短期的施政評價對選民投票行為也有影響。那麼若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出現衝突,例如執政黨認同者若不滿意執政黨的施政表現,他們會「情義相挺」地繼續投給本黨的候選人?還是選擇「拂袖而去」不去投票?或是「大義滅親」轉投其他政黨呢?而政黨認同的黨性強弱度又如何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除了政黨認同者之外,為數不少的獨立選民,施政評價對他們投票的影響力也必須探討;此外,自變數的影響力在陳水扁執政四年(2004年)和執政八年(2008年)兩時間點,伴隨著許多重大事件發生的情況下,以及有沒有現任者參選的選舉情境之時空結構不同,是否存有影響差異,也值得我們探索。   筆者運用卡方檢定、二元勝算對數,以及相關統計圖表來分析2004與2008年的總統選舉。研究結果發現,當執政黨認同者(本文資料乃為民進黨認同者)不滿意執政者的施政表現時,這種政黨認同與施政評價所產生的衝突將嚴重影響他們的投票意願,並在民進黨執政近八年的2008年總統選舉中較為突顯,影響許多民進黨認同者選擇不去投票,特別是黨性弱的民進黨選民更有此種現象,民進黨認同但黨性偏弱的選民,若對民進黨的執政者施政愈不滿意,不去投票的可能性就愈高。而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兩類選民在投票行為特徵上亦有所差異,政黨認同者受到施政評價與重大事件的影響,會在投給本黨候選人還是不去投票兩者中做抉擇,他們很難跨黨投票,頂多不去投票;但獨立選民若去投票則會根據短期施政評價、重大事件來決定投票對象,投票行為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
7

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2000年、2004年與2008年總統選舉之比較分析 / 無

謝瑜君, Hsieh, Yu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在2000年以及2008年的總統選舉分別進行了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政黨輪替,這對長期由單一政黨執政的臺灣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選民透過手中的選票,除了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以及對候選人或政黨的偏好外,同時也可以透過選票檢驗民眾對於政治人物或團體的滿意程度,有鑒於投票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本文對於總統選舉的討論,能對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研究主要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透過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及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的民調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利用次數分配、交叉分析、卡方檢定並依不同年度候選人進行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與二分勝算對數模型(Binomial Logistic Model)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候選人評價、施政表現以及政黨認同的確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行為,尤其是 政黨認同迄今依然是穩定不易改變的變數。 二、省籍、統獨等臺灣特有的議題,依然持續影響選民的抉擇,但在同時受到 其他變數影響的情況下,兩者的影響力會有所不同。 三、除了一般常提及的影響因素以外,特殊事件對於臺灣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具 有影響力,例如:國民黨分裂、319槍擊案以及陳水扁國務機要費貪汙案等 特殊事件,雖然影響程度大小不一,但都會左右選民的投票抉擇。 四、本文藉由資料分析的協助,說明三次總統選舉的特性:2000年選舉時國民黨的 分裂,造成政黨體系的重組;2004年選舉時兩黨的族群動員,強調族群問題的 重要性;以及2008年選舉時執政黨施政表現不良導致政黨二次輪替。
8

選舉課責─以2016年新北市與臺中市立法委員選舉為例 /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a study of the 2016 legislative election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aichung City

陳淑方, Chen, Shu 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研究政治人物或政黨的表現如何影響選民對立法委員進行選舉課責。課責是民主政治運作的重要基石,而選舉機制則是體現政治課責最直接的制度設計。現有選舉課責研究多數聚焦於行政首長的表現如何影響選民的投票選擇,以立法委員選舉為對象的選舉課責研究相對顯得不足,且這些研究或者是在舊選制的架構內進行分析,或是旨在探索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未見新選制下的選舉課責研究。 本研究以2016年新北市與臺中市的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分析選民對總統、市長、政黨、政黨立委與區域立委五種層面的表現評價如何影響其立委投票對象。企圖了解選民是否真的會因為現任者表現不佳而投給在野黨、或因滿意現任者表現而投給執政黨?而當不同層面的表現評價發生衝突時,哪一項的表現評價影響力更大?並藉由兩個不同黨籍的直轄市長,來解析過去研究未曾在立委選舉研究中觸及的地方首長施政表現因素會如何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 本研究發現,選民在區域與不分區立委選舉中均會以市長與區域立委的表現作為課責依據,而政黨立委表現評價僅對區域立委選舉有影響,政黨表現評價及不分區名單印象則影響不分區立委選舉,至於過去研究認為會影響立委選舉結果的總統施政表現評價,反而在統計模型中未達顯著水準。這樣的結果,除了立委與政黨本身表現在各自選票上的影響力外,更凸顯了地方首長的施政表現對於立委選舉的重要性,當總統與立委選舉合併舉辦後,立委選舉不再是總統的期中成績單,而是地方首長的期中成績單與現任者的期末成績單,被課責的對象包含了現任者本身(立委與政黨)與地方首長。這些研究發現與既有的研究提供一個重要的對照與補充,也希望這些發現能提供未來選舉課責與地方治理研究的助益。 / Accountability is the cornerstone for the operation of democracy, and election is the mechanism realizing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Most studies on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presidential performance at the national level while the influences of legislators themselv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are less concerned.This essay explores 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sident, the legislators,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political parties influence electorate’s vote choice in the 2016 legislative election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aichung City in Taiwan.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is operationalized as voter’s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of the president, the legislator, the city mayors, and the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It is assumed that an electorate will be more likely to vote for the legislative candidate based on favorable assessments of her party’s president, legislators, city mayors, list of at-large candidates and overall party performance.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city mayo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ict as well at–large party list) legislators have exercised significant impact on voter’s choice. Meanwhile, voters’ assess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impression of party list candidate will influence voter’s choice in the at-large legislative election. A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esidential performance which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essay finds only limited impact. As the elections for legislator and president are held concurrently, the impact of the presidential performance is overshadow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local executiv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crucial comparison and supplementation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and offer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and local governance.
9

桃園縣選民投票行為之調查研究

廖達琪, Liao, Da-Q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文共一冊,八萬余字,計分五大部份,內容大要如下: 壹、導論--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意義,介紹投票行為的研究歷史與理論;提出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分析變項與假設。 貳、研究方法--分成問卷的編製、樣本的抽取、調查的經過、資料的處理四部分說 明。 □、調查結果及分析--從桃園縣選民的政治態度、投票決定、投票傾向、對選舉的 評價、以及桃園縣選民政治態度、投票決定與對選舉評價的交互關係等五個方向分析 。 肆、發現與討論--歸納主要研究發現、驗證假設;針對研究目的,提出討論、建議 ;并對本論文的缺失與限制加以檢討。 伍、結論--從桃園縣選民投票行為的綜合表現,為選舉權的行使與發展下一判斷 。
10

競選廣告廣告效果研究:議題顯著性與候選人支持度間的關連

黃世安, Huang Shih 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隨著民主化的浪潮,政黨政治的發展,選舉似乎儼然已經成為民主過程中,一種不可逆的趨勢。隨著選舉的次數增加,人民直接選舉公職的層級的提升,傳統經由人際網絡所建構而成的政治傳播管道,也開始面臨全新的挑戰,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數位科技化的傳播媒介。電視競選廣告的興起與蓬勃發展,無異象徵政治訊息將更全面、更迅速且生動化的傳達到每一個角落。而負面競選廣告更是最常被使用且討論的一種廣告方式。 2002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是近年來國內首次兩大政黨對決的大型選舉。這樣的政黨對決模式,可以減少選民策略投票、棄保效應的發生,有助於我們研究競選廣告的說服效果,以及競選廣告對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本文即以2002年的台北市長選舉為時空架構,從民進黨籍市長候選人李應元的競選廣告為研究主體,去探索競選廣告所訴求的政治訊息,對選民認知、投票行為上的影響以及是否會產生競選廣告的第三人效果,而這樣的效果是否會強化原先的政黨、候選人認同。本文也發現選民對競選廣告的訴求內容是有選擇性的認知,選民對競選廣告內容的贊同與否,主要取決於選民的政黨認同與投票對象。 關鍵字:競選廣告、投票行為、選擇性認知、第三人效果、台北市長選舉、李應元、負面廣告。

Page generated in 0.01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