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經濟全球化下政府治理轉型與社會問題之研究-以OECD國家為例

近廿年來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在強勢國家及國際性經貿組織的強力推動下,已於世界各國成為無可抵禦的趨勢及潮流。在新自由主義擘畫的藍圖下,政府唯有大規模轉型,揚棄傳統治理模式之制約與控制,使個體自由地創造最大的利益,進而走上經濟全球化的道路,如此方能確保人民福祉的有效提昇,並且化解種種因經濟轉型所造成之社會問題。
然而,在本研究觀察OECD各先進國家的實際情況後,吾人卻發現,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下社會問題之構成與錯誤的意識型態-如過度競爭、最大自利-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另方面經濟全球化在稅收、貿易、金融等方面所造成之影響業已使政府之治理能力遭受嚴重的削弱;此時政府若能試圖重拾主動性,適時扮演起安全網的角色,則尚可使社會問題受到控制。然而不幸的是,政府為配合經濟全球化所做之種種治理轉型其實亦受到錯誤意識型態之影響,非但沒有以積極之態度去解決社會問題,反而大幅放棄自身之職責並且過度地朝向個體利益傾斜,結果導致社會問題不但無法減輕,反而日形嚴重;易言之,儘管經濟全球化及其錯誤意識型態是造成社會問題發生的來源,但政府治理轉型的失當更是加劇這些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而這也使新自由主義對於經濟全球化、政府治理與社會問題三者間將產生良性互動的說法為本研究所否定。是故,在得到上述之研究發現後,吾人更進一步地認為我國政府在面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時,決不能抱持著盲目樂觀的態度,對可能之危機和挑戰予以忽視,而是應該在政府治理之強化、社會問題之因應,以及全球自由市場之衝擊等方面都以主動務實的態度去面對,及早規劃並執行相關的對策,如此方能避免他國之困境在我國重複發生。
而為了使本研究之動機、目的及最終之發現和建議能清楚的呈現,本文在第一、二章中將說明研究之動機、目的、方法、範圍和限制,並且歸納整理相關之文獻;由第三章開始,筆者則先介紹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下對於社會問題、政府治理等方面之觀點,從而分析目前經濟全球化對於政府治理能力是如何予以削弱(第四章),並更進一步地探討經濟全球化下社會問題之成因以及政府治理轉型對社會問題所構成之影響(第五章)。最後並由前述研究之發現對於我國未來之對策提出具體的建議(第六章)。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288
Creators鄒勳元, Chou, Shin-Y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