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1945年後泰國華文教育之發展 /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ailand after 1945

本論文的第一章為緒論部分,第二章開始進入正文,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泰國華文教育的發展。首先論述泰國華文學校的出現,接著探討泰國政府對華人的總體政策,即同化政策。在同化政策下,泰國政府衍伸制訂所多法令規範華人,以期能加深、加速對華人的同化。本章的討論重點在同化政策的施行細項,從其內容來看,可以發現同化政策影響到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的態度與策略。對泰國政府而言,施行同化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冀望泰國華人能融入當地;另一方面,也希望將華人的經濟力量留在泰國。同化政策深深牽引泰國華文教育的發展,因此本章也將探討施行同化政策的另一個面向,即泰國華人的入籍問題與泰國國籍法的實施,以便更完整的討論同化政策對華人的影響,以及促成泰國華文教育演變的過程。
第三章論述戰後泰國華文教育的短暫復甦與再次受限。戰後初期泰國華教曾發展到極盛,但隨後遭到當權者的限制。1990年代以前,絕大多數時間,歷屆的泰國政府基於政局與“同化”華人的考量,對境內的華文教育採壓制手段。本章試著呈現泰國政府採用的政策與華文教育的發展情形,並且探討戰後泰國的華文教育,除了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亦受到其他內、外在因素的影響,因此逐漸走向衰微。
第四章則討論1990年代後,泰國華教發展的新局面。1980年代末期,華人的經濟地位逐漸崛起,臺灣、香港、新加坡等華人地區對泰國的投資及貿易額增加,華語成為熱門的商業用語,本章欲探討的是全球“華語熱”對泰國華文教育帶來的影響,以及華教再次復興所帶來的諸多問題,並且討論臺海兩岸對海外華文教育推展的經營與努力,特別是中華民國政府,對泰國華文教育提供的幫助,以解決目前泰國華文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第五章為結論,綜合論述泰國華文教育的發展與泰國政府歷次的華教政策演變。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153010
Creators陳惠玲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