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隋唐禮制研究-以郊祀禮與皇帝權力為線索 / The Ritual System of Sui and Tang Dynasty

過去對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要傾向之一,是採取社會或經濟的立場以理解中國的歷史分期。而對於唐代國家權力與國家行政體制的演進,一般研究多以安史之亂為劃分唐前後期的重要分水嶺;導致在討論唐代皇帝於各方面制度演變中權力逐漸強化的同時,其背後的意義也隱而不明。
禮儀制度在國家中發揮維持統治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國文明的特色之一。國家的制度與組織演進,與現實形勢的變化關係密切。而禮儀做為國家的制度,在國家針對現實情勢變化重塑政治結構的組成之時,亦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反映出統治者的權力正當性來源、身分尊卑等級,並發揮著客觀規範作用。此外,從禮儀制度的內容探索起,包含儀式運作、空間變化,均可推測其形成的背景,一窺國家現實統治的情況。
本文從國家的角度,並以禮儀制度(郊祀禮為主)當切入點,置於隋唐國家型態演變的脈絡下,企圖指出國家具有以政治手段主動整合或控制各地域社會的自主性,藉此對以社會經濟的角度解釋隋唐國制變革的立場做一補充。其次,以安史之亂做為唐代制度演變分水嶺的觀點,亦強調社會經濟變動下的制度演變是國家被動反應的結果,本文探討隋唐禮儀與政治制度的交互影響,欲證明一般認為安史之亂造成的制度演變,其基礎已奠定於唐前期,並且是出於統治者穩固國家秩序的立場所締造的,此即國家自主性的表現。而從統治者的立場出發,則最後須進一步探討皇帝權力在隋唐國家型態下逐漸強化的意義,其中於是牽涉到天與君、臣關係以及皇帝的政治、禮儀空間。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153013
Creators徐知誼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