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好萊塢後現代童話電影的敘事轉向分析

童話電影的發展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早期迪士尼一系列的經典童話電影,到今日的《史瑞克》、《KUSO小紅帽》以及《曼哈頓奇緣》每每上映皆屢創票房佳績。自此,童話電影作品明顯出現了「後現代」的氣息及風格,它們以符合時代潮流的觀點大幅改編與篡改童話故事,使情節、主題與原初的童話故事大異其趣,重新燃起了閱聽眾觀看童話電影的熱潮。

本研究首先依據時代背景整理出童話電影近百年的發展歷程,歸納近期美國好萊塢童話電影的「後現代特徵」-「顛覆」、「諧擬」、「反諷」。據此,瞭解「後現代童話電影」的敘事結構與模式,是否異於以往「迪士尼古典童話電影」的敘事模式。

研究發現,僅管「後現代童話電影」具有後現代的相關特徵,但是從敘事理論分析上即可看出其主要的敘事結構與「古典童話電影」無異,皆能符合好萊塢古典敘事結構,故事裡的事件皆環繞著迷團和解答的基本架構。

但是「後現代童話電影」可透過後現代特徵的形制,背離傳統童話中強而有力的原始概念,它們藉以「顛覆」、「諧擬」以及「反諷」的手法崩解了過往的童話敘事經驗,解構原初童話故事的風格與意識型態,於重複的解構與重構之中,持續轉向並與現下的時代背景有所關聯。

「後現代童話電影」豐富了古典童話故事,其具備的「後現代」多元風格,引領童話電影走向新的道路,童話電影得以施展魅力、永續長存。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453007
Creators呂妮霖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