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赴大陸投資廠商生產效率之實證分析 /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s of Investment in China

研究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在於探討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資源配置最適,就是經濟效率的達成,效率可以說是經濟理論的精義,但就實證層面來說,效率的慨念卻是相當抽象而模糊。直到Farrell(1957)提出衡量效率的概念,使得效率得以數據化,在往後的學者不斷地深入探討與研究,使生產邊界方法廣泛的運用在產業分析之中。在諸多衡量技術效率方式中,隨機性邊界方法較符合實際社會情形,所以本論文即根據Aigner, Lovell and Schmidt(1977)估計隨機性邊界與生產效率之計量方法,分別設定誤差項為不同的截斷性半常態分配配以及設定Cobb-Douglas和CES兩種生產函數形態,分別估計生產邊界,並加以檢定,再就適當的函數模型估計平均技術效率值與個別廠商的技術效率值,接著討論影響技術效率差異之因素。本文從向投審會登記投資大陸之台商的台灣工廠與大陸工廠挑選電子、機械、紡織、成衣四種產業為實證對象。
  根據本論文實證研究之結果,重要結論可歸納如下:
  第一,我們應用Aigner, et.al(1977)之隨機性生產邊界模型,衡量電子、機械業及紡織、成衣業兩類產業四組資料之生產邊界。不同誤差項分配之假設下,檢定結果顯示,不能拒絕u在0處截斷之虛無假設。不同生產函數型態設定的生產邊界亦無明顯差異,檢定結果以Cobb-Douglas生產函數較合適。
  第二,在生產邊界估計上,電子、機械業及紡織、成衣業兩地的工廠,兩類產業大陸工廠的勞動產出彈性都大於台灣母公司,同時兩類產業大陸工廠的規模報酬也都高於台灣母公司,這說明台商為何紛紛前往大陸投資。
  第三,比較台商之台灣工廠與大陸工廠,結果顯示無論電子機械業或紡織成衣業,台灣工廠有極高的效率,平均效率皆在90%以上。兩類產業的大陸工廠的效率則較差,約在40%到950%之間。影響台灣工廠效率的主要因素來自人為無法控制之隨機因素,而大陸工廠的低效率主要來自人為技術因素。
  第四,我們利用Jondrow, et al(1982)提出的條件期望值公式進一步計算各別廠商的技術效率。根據各別廠商的效率分配,我們發現台灣母公司皆十分集中,大陸工廠則頗為分散,紡織成衣業甚至有九家廠商在20%以下。顯示該產業應加以注意生產的過程與管理。
  最後,本文探討影響廠商技術效率差異的因素,我們發現最重要的變數是廠商規模。兩類產業的台灣工廠及大陸工廠,廠商規模都與生產效率有明顯的正向關係,規模愈大,效率愈高。設廠年齡對四組資料都呈負向影響。資本勞動比則除了台灣的電子機械業以外,都是負向關係。是否投入研究開發及產業區別,則沒有明顯的關係。在大陸工廠方面,設廠地區電子機械業設廠在沿海地區春效率較高,紡織成衣業則以內陸地區效率較高。在投資形態方面,紡織成衣業者以獨資企業效率較高,電子機械業則相反,顯示後者在選擇投資型態時,主要考慮的是如內銷方面等其他因素較不著重效率。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871
Creators王英湘, Wang, Yin Hsi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