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溝通恐懼與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自我坦露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具有溝通恐懼的國中生,由於對溝通情境採逃避、畏縮、沉默等消極
方式,對其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自我坦露之影響,並提出具體的建議。
本研究採隨機取樣,以台北市南門、和平、萬芳國中;台北縣重慶、五峰國中,五所
學校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計取得有效樣本839人。研究工具包括溝通恐懼量表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自我坦露量表、各科學業成績,以及智力測驗分數。經採MA
NOVA、ANOVA 、多元逐步迴歸、典型相關方法分析,得到下列主要結果:
一、高溝通恐懼的學生在學業成就各科的表現比低溝通恐懼者差,尤其在語文、社會
等科差異特別顯著。二、以智力當共變數分析,高低溝通恐懼的學生,在學業成就上
的差異程度減低。三、高溝通恐懼者在自我概念總分及各層的自我分數皆較高,其中
社會我一項,最為顯著。四、高溝通恐懼者在自我坦露總分及各層面的坦露分數均較
低,但只在總分及數量兩層面,差異達到顯著水準。五、兩人互動的溝通恐懼對學業
成就、自我概念、自我坦露的高低最具有預測力。
綜合上面的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與輔導方面的建議:
(一)在輔導上,利用系統減敏感法,認知重組等方法,以減低溝通恐懼。
(二)在正式課程上,調整教材組織結椪,以利討論式教學。在非正式課程上,鼓勵
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增加人際互動運用演說辯論等方式培養學生溝通能力。
(三)在教學上,以多向溝通的方式取代單向的演講法。教師對高溝通恐懼的學生應
避免給予負面的期望,以免因負增強而導致自我應驗。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以溝通恐懼為依變項,學業成就、自我概念為自變項,探討其結果的差異。
(二)探討學生溝通能力與溝通恐懼的關係。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721
Creators王政彥, WANG, ZHENG-Y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