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1
  • 29
  • 2
  • Tagged with
  • 31
  • 31
  • 31
  • 31
  • 15
  • 13
  • 13
  • 9
  • 9
  • 8
  • 8
  • 7
  • 7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北市國小資賦優異兒童自我概念與焦慮之研究

趙海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台北市國小資賦優異兒童與普通兒童在自我概念與焦慮程度上是否有差異存在,並探討自我概念與焦慮的關係,希望能對資賦優異兒童的人格特質有進一步的瞭解。 在本研究中,自我概念以是以自編(自我概念評量表)測量出。其中包括三個量表,即(1)特質量表--探討人格特質。(2)能力量表--探討能力特質。(3)全量表--指特質量表和能力量表的總合而言。而每個量表均包含三個分數,即(1)現實我分數--代表個人對現實自我品評的高低。(2)理想我分數--代表個人對理想形像期望的高低。(3)現實我和理想我之差距分數--代表自我接受程度的高低,二者之差距小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高;反之,二者之差距大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低。另外,焦慮則是以「中國兒童顯性焦慮量表」測量出。 本研究的假設有三:(1)資賦優異兒童的自我概念較普通兒童健全。(2)資賦優異兒童的焦慮程度較普通兒童為低(3)全體受試者的自我概念與焦慮的關係成負相關。 本研究的受試者是指台北市西門及中山兩所國小五年級資賦優異班與普通班各一班的學生而言,讓他們分別接受「自我概念評量表」與「中國兒童顯性焦慮量表」的測量,然後以t值來考驗前兩個假設,以積差相關所求得的相關係數來考驗第三個假設。考驗假設的結果,三個假均被接受,且大部分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即資優兒童自我概念較普通兒童健全,焦慮程度較普通兒童為低,且全體受試者之自我概念與焦慮的關係成負相關。唯獨理想我的評量結果未達預期的效果,可能是受個別差異及社會讚許的影響。本研究中的自我概念主要是指「自我接受程度」而言,即現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小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高,自我要領健全;反之,現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大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低,自我概念較不健全。對於考驗假設的結果及理想我何以未達預期的效果,本研究將予以討論與解釋,作成結論,並加以檢討及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以供資賦優異兒童教育作為參考。
2

國際旅遊和遊學經驗如何改變自我概念: 一位台灣成人英語學習者的個案研究 / How do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study abroad experiences shift identities: A case study on a Taiwanese adult English learner

黃美瑩, Huang, Mei-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出國遊學或留學一直被視為培養外語能力的好方法。本研究旨在透過記錄一位名為Wayne的成年英語學習者到愛爾蘭短期遊學與至歐亞非三大洲26個國家進行139天國際旅遊,以背包客方式入住各國當地人家中進行文化交流的經驗,以探究短期遊學與長期國際旅遊如何改變外語學習者。 本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研究資料為日記、文件、觀察、及半結構式訪談,透過Wayne的短期遊學與國際旅遊經驗前、中、後的事件,透過分析這些資料,發現他的改變最重要有五大項: 語言自我概念的改變、英語學習方法的改變、英語學習態度的改變、對於世界與文化交流的認知與態度的改變、及國家認同自我概念的改變。本研究討論了以下幾點:Wayne在外國環境遇到的新挑戰、新領悟而最後有了新的學習、以及他的應對態度、自我概念的改變,與人互動所產生的權力關係的議題,社群網站所提供的語言學習與文化交流機會,以及台灣正式英語教育的限制,最後,短期遊學與國際旅遊對Wayne對英語學習和文化交流的看法與影響。 這過程中,Wayne的自我概念、語言學習態度、及想像世界受到挑戰,也不斷有新的領悟與學習,引發他對自己的自我概念與認同,以及自己身為語言學習者與使用者有更深層的了解。此外,國際旅遊後,Wayne對自己的國家與自己本身在世界上可進行的文化交流努力也產生了新的想法與責任感。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對於出國學習與國際旅遊計畫執行者、設計者、教育學者、父母、英語教師與文化交流熱愛者提供相關建議與方向,以期能使出國遊學者與國際旅遊者的旅程更加豐富且有助益。 / Study abroad (SA) has been thought of as a great way to help learners develop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a Taiwanese adult English learner called Wayne experienced short-term SA and international trip to 26 countries and how these experiences shifted his identity, personal growth, the methods and attitudes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adopted in this case study through interviewing and recording the experienc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trip.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journals,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tion. Wayne's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s were explored by categorizing them into three main phases: the experiences before, during and three months after the trip. By analyzing the data collected, the shifts Wayne had were as following: the shift of language learner identity, the shift of his methods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the shift of his attitude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the shift of his recogni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Western world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shif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addition, five themes were discussed, including new challenges and new realizations, identity shifts, power issues, e-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English and doing cultural exchanges,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formal English education in Taiwan. Furthermore, just as Norton’s (2011) definition of identity, Wayne's identity and his identification with imagined Western communities were also constantly changed during the trip, which led to his realization of his identity and himself as both a language learner and user. In addition, Wayne's responsibility for his own country was also aroused after the trip because he faced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that his country was not recognized by some countries. He developed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s a confident Taiwanese with the duty of engaging in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international people. Finally,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derived from the study were proposed for planners of international trips, SA program designers, language educators, parents and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hope of making international and SA trips more beneficial and helpful for language learners.
3

教育人員之場地獨立性、自我概念與其衝突反應方式之研究

賴文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教育人員之性別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二)教育人員之年齡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三)教育人員之場地獨立性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四)教育人員之自我概念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五)教育人員之場地獨立性、自我概念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 本研究使用調查研究法,並透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等步驟歸納結論。本研究以位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為對象,共抽取760名,有效樣本535名。研究工具計有:(一)藏圖測驗、(二)自我概念量表、(三)衝突反應方式量表。使用之統計分析方法計有: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Sheffe'事後多重比較。經分析後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採取的衝突反應力式上沒有差異。 二、年齡較低的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愈會採取逃避、忍讓的衝突反應方式。 三、場地依賴之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較場地獨立者傾向於使用逃避及忍讓的衝突反應方式。 四、高自尊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傾向採取統整及抗爭的衝突反應方式。 低自尊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傾向採取忍讓的衝突反應方式。 五、高個人勝任感的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較低個人勝任感者較會採取統整、抗爭及妥協的衝突反應方式。 六、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場地獨立性與自尊對所採取的衝突反應方式沒有交互作用存在。 七、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場地獨立性與個人勝任感對所採取的衝突反應方式有顯著交互作用存在。 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供學校當局及教師個人參考。
4

繪畫治療團體對國小適應欠佳學童的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之輔導效果

邱美華, QIU, ME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在探討結合繪畫與心理治療的繪畫治療團體,對適應欠佳的國小 五年級學生之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的影響情形。 希望能提供國內國小輔導老師或教師及其他相關機構輔導人員於實施輔導實之參考, 並其能引發進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對象取自台北市武功國小五年級學生,進行「小學人格測驗」篩選出二十名在 各人適應、社會適應、及總適應皆低於一個標準差的學童。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和控制 組,每組十名,並徵求其父母同意後,採用實驗組-控制組等組前、後測及後讀測驗 實驗設計,實驗組接受為期約二個半月,十次的繪畫治療團體;控制組不參加任何實 驗處理。本研究以「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及「國小學生行為困擾調查表」為主要評量 工具。實驗組學生另外接受「團體成員感受回饋問卷」調查。其評量結果以共變數分 析統計法來加以考驗。結果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上街為達顯著 差異,而自我概念後續測量中亦未達顯著差異,但在行為困擾的後續測量中,則除了 「人際關係」為達顯著外,其餘各量表街達顯著差異,可見繪畫治療對國小學童行為 困擾的降低上有延續效果。 而實驗組學生在成員感受回饋問卷中,顯示自己對人、對己、對環境的觀感和處理情 緒上均有積極的作為及正向的改變,故就主觀陳述的評量資料而言,繪畫治療團體在 增進國小適應欠佳學童的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降低上有成效,且在團體過程分析及成 員表現評析上也見進步,因此繪畫治療團體對國小適應欠佳學童是否真有效果存在, 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在研究結束後,研究者並對家長及老師、使用繪畫治療者提出部份建議,期盼能在實 師繪畫治療時予以注意並引發更進一步的研究。
5

兩岸品牌個性之跨文化比較-以報紙廣告為例

吳祉芸, Wu, Chih-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一九七O年代起,品牌個性成為研究的焦點,有越來越多學者探討此項議題;實務界更是廣泛地運用。 歷來研究中以品牌個性構面的建立為最具完整架構,學者多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然而,文化差異對品牌個性有很大的影響,但過去相關研究卻不多,又廣告之中包含豐富的品牌個性及文化訊息,於此,本文參考過去學者提出的構面,利用廣告研究,進行品牌個性的跨文化比較。 本文首次由廣告呈現的角度出發,補過去研究之不足;而藉由廣告所傳遞的豐富訊息,可以尋找華人企業偏好的品牌個性,比較兩岸文化及品牌個性呈現的差異,探討產品類別對品牌個性的影響,並連結消費者自我概念與品牌個性之間的關係,由觀察的現象中深入分析策略意涵,可供實務界作參考。 研究設計方面,本文針對兩岸廣告,橫跨1996至2001共六年期間,以報紙為抽樣對象,台灣地區選擇中國時報,大陸地區選擇文匯報,共得864則廣告,利用內容分析法,粹取其中的品牌個性及文化概念,再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兩岸之間以及產品類別間的差異,結果發現如下: 1.兩岸品牌個性的呈現有差異,台灣偏重品牌的人性面,大陸則較重視產品的功能性。 2.品牌個性各構面間呈現比例亦有差異,出現頻率較高的構面,可能較容易為消費者所感知,或反映出消費者偏好。 3.品牌個性與文化之間具有相關性,其方向有正有負,正相關意味著該文化傾向愈高,應強調該個性構面的呈現,反之亦然,值得廠商參考,隨著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而調整其品牌個性的塑造。 4.不同產品廣告的品牌個性呈現則大異其趣,亦即產品類別對品牌個性有影響。大致而言,利益產品較重視「稱職」構面的展現,價值產品則著重人性面;廠商在塑造品牌個性時也應考慮攸關的產品特性。 5.品牌個性與自我概念的關係很密切,本文初探兩者相關性,發現確有關聯存在:「平和」、「純真」與「真實我」呈顯著正相關;「刺激」、「稱職」、「教養」則與「理想我」呈顯著正相關,反映出兩個自我實為相對的概念;然其確切影響方向,甚至是其他變數的調節作用,則值得作進一步探討。 / Since the 1970s, “brand personality” has become a popular issue, which was discussed by many scholars and widely used in business practice. Most scholars studied this topic from the consumer’s point of view, and the framework of br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s has been most completely worked out. However, culture difference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brand personality, but there were limited studies that focused on this issue. Since advertisements contained sufficient information of culture and brand personality, this study intended to make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brand personality by referring to the br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s foun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and performing advertisement research.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brand personality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roduct category on brand personality, and to combine “self concept” with brand personality. Compiling the dimensions studied by previous scholars for coding indicators, this study uses content analysis to make this study. Not only does this study fulfill the scope of brand personality analysis, it also provides insights for building brand strategies and entering the market in China. The samples are newspaper advertisements from 1996 to 2001. China Times in Taiwan and Shang-Hai Wen-Hui Bao in Mainland China are chosen. There is a total of 864 advertisements. After statistics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listed as the following: 1.To the appearance of brand personality, ads in Taiwan show more humanity, while those in Mainland China emphasize on product functions. 2.There are different proportions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ons of dimensions. Those dimensions with higher frequencies may be easily perceived by consumers or may more appealing to them. 3.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brand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Positive relationship means certain dimens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when the relative culture tendency is higher. 4.There exists a great difference in brand personality between product categories: the “utilitarian-expressive” products emphasize on “competence” dimension, while the “value-expressive” products show more humanity. 5.Brand person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self-concept”: “peacefulness” and “sincerit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actual self,” while the other three dimensions are positive related to “ideal self.” This study discusses this issue for the first time; however,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investigat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6

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李坤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及生活適應的差異情形,並比較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及生活適應上的差異,以及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間的關係。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以「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問卷」為施測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737 人。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及分析。綜合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壹、家庭氣氛為影響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之重要因素。 貳、親子關係為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之重要影響。 參、家庭經濟狀況較好之實用技能班學生,其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較家裡經濟狀況差的學生為佳。 肆、整體而言,在三大變項間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最高,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次之,自我概念與學習行為最低。 伍、在學習行為方面,自己打工賺取零用錢的學生,其在「生活常規」 與「課程接受」明顯高於父母或家人供給之學生;在生活適應方面,自己打工賺取零用錢的學生,其「學校適應」亦明顯高較父母或家人供給之學生。 陸、母親教育程度較高之實用技能班學生,其在「未來進路」之分數較高;但父親之教育程度則沒有影響。 柒、性別之差異造成學生在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上之差異。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所得結果提出幾點建議,作為學校教育、家長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7

臺北縣國中新住民子女母親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

范筱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係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臺北縣就讀國中之新住民子女其母親之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學習適應的差異及關係,並了解就讀國中之新住民子女母親管教方式、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和學習適應的情形及其關係。 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國中新住民學生自我概念之現況分析 對於自我概念的構面知覺以「學校我」構面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家庭我」、「生理我」、「心理我」、「社會我」之構面。 二、母親管教方式之現況分析 對於母親管教方式的構面知覺以「母親回應」構面得分最高,其次為「母親要求」。新住民男學生顯著高於女學生,9年級的學生感受母親管教上的要求顯著高於7年級的學生。 三、國中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之現況分析 對於學習適應的構面知覺以「學習環境」構面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師生關係」、「學習方法」之構面。
8

溝通恐懼與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自我坦露之研究

王政彥, WANG, ZHENG-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具有溝通恐懼的國中生,由於對溝通情境採逃避、畏縮、沉默等消極 方式,對其學業成就、自我概念、自我坦露之影響,並提出具體的建議。 本研究採隨機取樣,以台北市南門、和平、萬芳國中;台北縣重慶、五峰國中,五所 學校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計取得有效樣本839人。研究工具包括溝通恐懼量表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自我坦露量表、各科學業成績,以及智力測驗分數。經採MA NOVA、ANOVA 、多元逐步迴歸、典型相關方法分析,得到下列主要結果: 一、高溝通恐懼的學生在學業成就各科的表現比低溝通恐懼者差,尤其在語文、社會 等科差異特別顯著。二、以智力當共變數分析,高低溝通恐懼的學生,在學業成就上 的差異程度減低。三、高溝通恐懼者在自我概念總分及各層的自我分數皆較高,其中 社會我一項,最為顯著。四、高溝通恐懼者在自我坦露總分及各層面的坦露分數均較 低,但只在總分及數量兩層面,差異達到顯著水準。五、兩人互動的溝通恐懼對學業 成就、自我概念、自我坦露的高低最具有預測力。 綜合上面的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與輔導方面的建議: (一)在輔導上,利用系統減敏感法,認知重組等方法,以減低溝通恐懼。 (二)在正式課程上,調整教材組織結椪,以利討論式教學。在非正式課程上,鼓勵 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增加人際互動運用演說辯論等方式培養學生溝通能力。 (三)在教學上,以多向溝通的方式取代單向的演講法。教師對高溝通恐懼的學生應 避免給予負面的期望,以免因負增強而導致自我應驗。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以溝通恐懼為依變項,學業成就、自我概念為自變項,探討其結果的差異。 (二)探討學生溝通能力與溝通恐懼的關係。
9

山地泰雅族國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業成敗歸因與其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

關復勇, GUAN, FU-Y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由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觀點來探討影響山地泰雅族國中學生學業成 就表現的原因,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係指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業成敗歸因等三變 項而言。研究樣本是取自台中以上地區四所山地國中內具山地泰雅族籍的學生共五二 五名,實施本研究之「國中學生自我認識與學習態度問卷」,以測量其自我概念,成 就動機及學業成敗歸因等三變項,並以學生在校的段考平均成績做為依變項,分別探 討此三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關係。另外,本研究亦根據Weiner的「成就動機歸因理論 」模式,視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為影響成敗歸因的前置決變項,從理論性的觀點探討 非智力性心理因素對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ぇ社會自我、家庭自我、心理 自我、能力自我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え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ぉ 就成功組而言,內在歸因,穩定性歸因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就失敗組而言,內 在歸因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お成就動機對學業成就有最大的預測力,其次則為 內在不穩定歸因,生理自我,能力自我。四變項共可解釋學業成就分數總變異量的42 %。本研究即針對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
10

能力分班方式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之影響 學科能力分班與固定式能力分班之比較研究

梁昆霞, Liang, Kun-X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一冊,七萬字。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第三節 操作定義 第二章 文獻評論 第一節 能力分班之研究 第二節 自我概念之研究 第三節 能力分班對自我概念之影響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調查對象與樣本選取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第三節 實施程序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155 seconds